第608章 一举两得(1/3)

作品:《异国猎宝档案

究竟怎么处理这事?李承还没想好。

见李承一直不接话,张庆东有些气馁,懒得再费口舌,主动换话题,“李承先生走遍东西,对我津门博物馆展品,怎么评价?”

嗯?评价?

要说真话很伤人的,不过,津门博物馆在“甲骨”展示上,还是颇有特色。

津门博物馆一共拥有一千八百块各色篆刻文字的“甲骨”,系文史馆首任馆长王襄、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孙女王福重、天津著名书法家孟广慧、著名考古学家陈邦怀等人的捐献。

这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

咦?有了!

津门文史馆研究甲骨这么多年,一定有完善的拓片!自己出资购买影印件拓片,回港还可以捐赠给港大图书馆!

一举两得!

……………………

中午,滨江路粤海鲜酒楼,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包厢中背投电视,正在播报津门午间新闻,有人喊了一声,“到了到了!”

屋子里突然变得静悄悄,大家都盯着电视上的那名端庄的女播报员。

“今天上午,香江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研究学家、哲学家、学者饶固庵先生的弟子,香江大学青年学子李承,来访津门历史博物馆,就港大博物馆馆与津门博物馆的常态化交流,与津门博物馆李馆长等人进行深入的探讨。李先生认为津门人杰地灵,名家辈出,为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策源地,其中,历史悠久的津门博物馆,在民生启智、弘文扬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整理和发扬等多方面,有着卓越的促进作用。

在交流过程中,李承先生捐赠一百万港纸,希望津门博物馆在新时代中国,继续发挥弘扬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作用。

对此,津门博物馆李京汉馆长深表感谢,同时,为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津门博物馆赠送李承先生该馆甲骨文研究系列文件影印文本,其中包括甲骨文拓片影印本一套,以及津门历史博物馆八十年来有关甲骨文研究复印本一套,合计六十八卷。

参与本次交流的还有津门文保会主任潘杰、津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玲、津门文物研究所所长陈明亮,以及津门历史博物馆三部一室的相关专家。”

一分半钟的口播,无图片无视频。

李承被津门博物馆这波骚操作弄得哑口无言,上午十点多的会谈,只是一个简单意向,中午十二点二十,新闻就播报出来!

逼着自己实锤啊!津门博物馆这是缺钱缺到什么程度?

也是,此时的国内博物馆发展极其不均衡,像沿海的羊博、深博、中海博经济条件宽裕许多,每年的财政拨款活得很滋润。

相比他们,津门差远了!

津博缺展品么?废话,哪家博物馆都缺展品。但是,相比展品而言,更缺钱!

没钱,连现有博物馆藏品的养护都成问题!

津门的经济不算好,财政拨款数额很少,还要考虑津门八大馆(津门的八家博物馆)之间的分配,落在津博的头上,只剩下三瓜两枣——1996年财政拨给才八百三十五万,含四百七十多名员工的工资,文物收购、养护、宣传等。与之相对的门票、文物商店收入,每年还要上缴百分之八十!

粗略核算,津博今年的运营预算在一千万左右。

就这,还是历年之最!

所以,上午见到李京汉馆长,李承提及一百万港纸购买馆藏甲骨拓本影印件时,老先生大喜——十一月,正是弹尽粮绝的凛冬。

津门博物馆的教宣部负责人高磊,原先是《今晚报》宣传科的人,头脑非常灵活,人脉网络广,立即就提出——捐赠、交流,比购买更好!

这不,新闻出来,津博的业绩有了,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异国猎宝档案 最新章节第608章 一举两得,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91/29124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