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 和平的曙光(1/5)
作品:《光绪中华》随着圣诞节和西方新年以及紧接着的中国元旦的来到,加之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双方也急需要时间来各自抚平伤口,战事的平息已经是在所难免了。
既是要过年,中国人的习惯总是要计算一下这过去的一年成败收支,不算不知道,算起来几乎要吓一跳,去年一亿一千万多两的财政收入,几项大开支下去,已经是入不敷出了n字版首发,其实这几年大多是没有余钱可用,内帑也慢慢的瘪了下去,我的出访行程虽说是省之又省,但是直接开销也达到了五百多万两,这还不算往来的礼物,沿途各地的准备,新建的应景工程等等开支,海军的战争消耗也令人砸舌,除去损失的八艘巡洋舰之外,还有千万两以上的直接开销等着买单结算,各种炮弹的消耗和维修费用,海军的后勤费用,以及用在支援菲律宾那帮起义军上面的钱,直接拨给天海国的钱,这几项加起来就近两千万两之巨。西北那边的战争更是花钱的大户,辎重消耗,士兵的赏金,抚恤金,各种药品的购入,运输成本的计算,以及雇用民间商家的钱,被服御寒物资,飞艇的消耗等等也要一千七八百万两。
这些都是战争的直接开销,用在军队上的钱又何止这个数?载沣的军改别看光,但是也是花钱的大户,安抚军队也要用钱,不然被刷下来的那些人,早晚是要出乱子。军费直接开支是两千二百万两,加上这些就要突破三千万,这样算起来,这一年度的军费总开支就按进八千万两白银了。算起来这是我刚来到这个时代的一年政府总收入了,占到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七十多。快赶上当年疯狂的日本人了。
当然,岁入可不能全部用于军事上面。全国各地地教育基建全部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些是硬件。软件还有雇请教师,全国童的中午和部分住校生地晚间用餐费用,以及给各地蒙的私塾先生的扫盲补贴,这些都是教育部明要付给他们的钱,教育这部分一年的开销也要近两千万两。算起来这一年光是军事和教育,这两头就快把岁入花完了。
工业的基建还在继续铺摊子,陕西的延油矿又扩建。卢汉铁路地兴建,上海的铁厂。大连地船厂和大修厂,这些都是国家的工程项目,每一项都是由工商部直接拨银过去的。这又是近三千万两。
当然,要算钱。今年肯定是亏的一塌糊涂,政府赤字据我地保守估计也要在五千万两左右,今年算是把前几年有的那点积蓄全部花光了。我内帑里也拿了一点出来,算是勉强撑过了这一年。
所以,今年的赐宴就没有去年那个规模了。一方面还在打仗,不宜太过奢侈,另一方面藩属国的君主也没有到齐,天海和暹罗就没有来,他们的国家也正在关键时刻,只是派了个使者过来送了点贡品。而我地回礼当然也不能少了,还是照去年的例额外又多加了一点。这方面绝对不能小气要省钱也不在这上面省。
当然。帐也不是那么算的,花出去的钱并没有像往年那样流落外国,全部都是花在国内,后勤上花的钱,不就造就了北方一批发了大财的商号吗?还有各种基建项目的兴建,这些成本的投出,往后总还是收得回来,而且也带动了周边民间,要说到教育,那就是更不用说了,没有教育地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教育就是应该亏钱的,一个国家要是靠教育来挣老百姓那点钱,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总的来说这些都还是好事,以前欠的太多了,总要慢慢的往上补,所以今年花钱多了点,我也不是太在意,在这个全面追求填补以前缺憾的时间段里,前几年的财政,赤字是必然的。
但是,毕竟钱不够花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这个状况还是给了我不少压力。以此为契机,1898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在谋求与俄国暂时和解的同时,开始发行新币,这个事情其实是拖了一段时间了,因为每次要进行的时候,政局和国家情势都不太稳定,而且经验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绪中华 最新章节第二二二章 - 和平的曙光,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6/11622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