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 两败俱伤(1/5)
作品:《光绪中华》陆上的战局就在胶着中互有攻守,在付出了较大伤亡的代价攻占楚库柏兴之后,丁汝昌老夫聊发少年狂,在六十二岁的年纪上竟然打出了年轻时的悍将作,将大帅行辕搬到了新收复的恰克图,斜向的防线最东端也延伸到了楚库柏兴,每日里不是亲自巡视防线,就是巡访伤员,并且在恰克图修建了一个战地医院,由增援而来的孙负责起了伤员收容,大规模的战事是停了,但是每天都是零星的交战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面那些善于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哥萨克也在这样的防线面前毫无办法,加之愈来愈寒冷的天气,冬衣也不见踪影,士气一落千丈,就连在后方督战的小尼古拉大公频频巡视也毫无用处。
而西线的俄国人倒是有征衣穿,但是自从聂士成发动了一次全线大攻击之后,损失惨重,事实证明了俄国人的部队在清军优势火力面前的辱弱,尽管这一次大攻击之后需要休整相当的时间才能再有下一次,但是一天之内数以万计的伤亡和被俘,西线的俄军也无力承担这样的后果,只得将防线后撤。
在接连收到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折戟沉沙,两路大军损兵折将的报告后,尼古拉二世那刚刚被皇子的病情好转而弄得好点的心情又很快地转向暴怒,在向参谋部征询了增兵的可能以及大规模反攻的可行性都得到了否定的建议后,沙皇的怒意更加无法遏制,在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法国人,作为俄法日三国同盟的盟友,他们都有义务在这个时间上对中国实施攻击,所以。他命令他的外交部门尽快地向上述两个国家发出请求,请他们履行共同防卫的义务。
日本人当然没有工夫理会他们,尽管从本意上来讲。日本人很希望在适当的时机对中国人开战,但绝不是现在,在东北亚舰队地虎视耽耽下,袁世凯的十五万大军也随时可以渡过窄窄的濑户内海,对大片的没有多少兵力防备的关西地区发动攻击,虽然京哉也许可以确保无恙,但是连自保尚且都有些困难的日本国。怎么敢有胆量向西方的庞然大国发动攻击?那样可能火中取栗不成,反而引火烧身。本来他们是打算给个甜头给俄国人。如果中国人反对,那就让俄国人跟他们对掐,如果不反对,那么海上就可以交给俄国人保证安全。这样对日本都有好地结局,但是谁都没想到看起来不可一世的俄国人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而且他们还有三万多人地部队在青森县一线与南渡而来的天海队作战,天海国的陆军部队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孱弱,尽管装备要略差一些,但是士气和勇气都令人钦佩。而且除了北海道本岛地土着之外,这支部队也吸引了大量的原先明治政府的人员,譬如海上的司令官东乡平八郎,陆上也有一部分基础军官是原先明治政府军的人士担任,这些人一旦叛逃过去,也是铁了心要与政府军干到底地,原本不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走,而且。去了那边之后,居住在本州岛上的亲人们都被狂热的民间人士处死了,这种仇恨基本上是无可缓解的。所以,这两支军队尽管规模小,但是打起仗来都是残酷的消耗战,犹如宗教战争一般。而且双方几乎都拥有一样的群众基础,普通的老百姓几乎对这两方都没有什么渴求,无论明治政府也好,大将军的幕府也好,都差不多。的以,四五万人地总规模在青森县打了一两个月,还没有完全分出胜负来。双方也正在各自征兵,试图在这里决一雌雄的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县有朋政府当然不可能热烈的响应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号召。
但是考虑到这一次的中俄战争几乎就是由自己挑起来的,所以出于礼貌,山县政府还是发表了讲话,从口头上声援了俄国人。当然,这也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很快的,国会就有人要他解释这样的举动如果万一得罪了中国人怎么办,也够他忙活一气的。
此时的日本民间,不知道从哪里涌入大量的中国的武人,还有到处挂着远东股份公司分社牌子的各色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绪中华 最新章节第二二一章 - 两败俱伤,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6/11622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