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章 林氏世家 3(2/6)
作品:《三国雄图》执行穷兵黩武、扩张势力范围的政策。公元前256年,秦国派兵攻西周。西周君王顿首伏罪,尽献其邑36城。七年后,秦国又攻灭东周,周王朝自此全亡。此后秦国连续击破赵、楚、齐、魏、韩、燕的六国“合纵”势力,夺取大片战略要地。秦昭王嬴稷还开辟了黔中(今湖南沅陵之西)、巫郡(今四川巫山一带)、南阳(今河南南阳附近)、上党(今山西长治周围)等郡,与六国相比,秦**政实际控制力量已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为后来秦国打败其他所有诸侯国、实现全中国统一局面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
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林坚的50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林坚的42世孙林纂(在汉惠帝时代任职中山郡太守)就已经由齐郡邹县迁居于济南,史书就记他为“济南人”。其长兄林辟疆(受封为平棘侯)也是“济南人”。此外,明确记载为“济南人”的还有林坚的43世孙林别、45世林述和林常观、46世林良、47世林元昌、48世林车、49世林凭。以上是在“济南林姓始祖”林尊之先的济南籍历史名人。至于林尊之后的济南籍历史名人则有林坚的51世孙林高(在汉元帝时代任镇远将军、江州刺史)以及52世林苗(在汉成帝时代任平原太守)和林闾(在汉光武帝时代任徐州刺史,生于济南,曾经迁居临邛,汉光武帝中兴时出任徐州刺史)。也有史书称林坚的55世孙林邈(在汉安帝时代任徐州刺史)也是“济南人”。燕冀地区在秦、汉两代也是林姓裔孙主要的居住地。林坚的41世孙林挚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被任命为燕相,封为平棘侯,食邑千户。当时燕都在蓟(今北京市之西南)。林坚的53世孙林鉴在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任职燕太守,封为永安伯。当时燕郡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林坚的42世孙林纂在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任职中山郡太守,居住于中山郡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林坚的60世孙林丞在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任职散骑常侍,尔后调任冀州刺吏,居于冀州常山高邑(今河北省高邑之东)。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林类、林抚等林姓族人徙居于卫国(今河南省濮阳一带)。他们的后代在秦代继续留住在此地。居于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的有林熹、林谟、林恂、林就、林横等林姓裔孙。林熹是林坚的61世孙,在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职少府卿。林坚的62世孙林谟在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职玄菟太守,此后又迁职并州刺史。林恂是林坚的63世孙,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任职镇南将军,又先后任太中大夫和镇远大将军,受封为万年侯。林坚的64世孙林就在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职谏议大夫。林横是林坚的65世孙,在汉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任职谏议大夫。东汉末年,林坚的72世孙林胡任职陈留郡太守,徙居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之东南)。
东汉时代,西河郡址在今山西省离石地区。林坚的68世孙林肇在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进驻西河。秦、汉两代寓居长安地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雄图 最新章节373章 林氏世家 3,网址:https://www.zuimeng.net/73/7315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