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挣家底(2/3)

作品:《冒姓琅琊

“好!一言为定!三日之后,本王设宴,酬你之功!你可不要让本王失望......”

“还有一事,在下要留的兵户,乃阿曲戍戍卒,明日就要被调到天门郡去,如果误了行程,这后果......”

巴东王摆摆手:“那还调什么?算了!”

王扬喜道:“多谢王爷!”

......

巴东王走了,五大篓钱却留下了。也不知道他的意思是以帮忙换帮忙,所以钱要照给;还是根本就忘了钱的事。

或许这个变脸王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要不要钱,人家一万钱的折扇,随口就买几把。如此财大气粗,想来十万钱也不放在眼里。

他是不放在眼里,可我放啊!

王扬表面云淡风轻,实则心中乐开了花!

哈哈哈哈哈!

做了这么多天的穷光蛋,终于挣到家底了!

“王兄!在下汝南周乔,久仰兄之高名!今日才会,恨相见之晚焉......”

“王公子!你说《古文尚书》里孔安国做的传也是假的吗......”

“王先生,请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句如何解?”

“都让开!我乃庐江何氏子!与琅琊王氏有通好之谊......”

“吾师在上,受学生一拜!”

“王公子!家中有小妹三人,皆有倾城色,请公子过府一叙!”

“《古文尚书》典雅醇厚远过《今文》!你竟敢颠倒是非,污蔑圣人经典,我要到国子学去告你!”

“王扬!你敢和我论《尚书·禹贡篇》吗?你若有真才实学,便来与我一论!”

“......”

论学一结束,王扬便受到众儒生围堵,连刘昭、庾于陵等人都近不得前。王扬根本答对不过来,出也出不去,他心中惦记着一件大事,眼见四面围着如铁桶一般,灵机一动,便喊道:

“诸位!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今晚在郡学设宴,大家喝喝酒,论论学,不亦乐乎?今晚的欢宴只请三十人,有意者便到刘先生那儿下名帖!

还有!

荆州南市‘成德书坊’,有我撰写的《尚书百问》,里面提了一百条《尚书》学的疑难问题,其中一半都和《古文尚书》的真伪有关。能答上三十条者,王某便奉为座上宾!五十条王某引为知交!七十条王某以师礼事之!”

人群中有人问道:“那能答上一百条呢?”

“那就洗洗睡吧!王某不交太能吹的朋友!”

众人哄然而笑。

——————————

注:关于十万钱的价值大家可以参考作者说里引的史料,南齐时垣昙深做临城县令,攒了十万,然后就回家买房奉养兄长了。史书说他“退无私蓄”,就是十万钱连买房带奉养兄长的生活花销,都用里面了。所以也应该算是一笔小财。宋武帝刘裕送女儿出嫁,现钱也就送二十万(《宋书·武帝纪》: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

当然,宋武帝奉行节俭,史书记这笔也是为了说明他的节俭,可见二十万对于天子嫁女来说算是少的。比如和武帝同时代的到撝,这哥们儿有公爵爵位,家中富贵,一个月就花十万(《南史·到彦之传》:“撝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对于他来说,十万就是毛毛雨。更何况到撝在当时还不算顶级富豪。

关于货币体系、物价、金银价等后文都会一点点地呈现出来,大家不要着急。现在换算古代货币的购买力等同于多少人|民币,其实大部分都是根据米价金价粗略转换的(by the ay《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嶷为荆、湘二州刺史,以谷过贱,听民以米当口钱,优评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冒姓琅琊 最新章节第88章 挣家底,网址:https://www.zuimeng.net/519/5194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