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父子(1/3)
作品:《冒姓琅琊》禁闱夏夜,皓月中天。
寿昌殿外,内侍们急得团团转,禁军兵将也跟着惶惶不安。天子把自己关在殿中,也不叫晚膳,只是命人送了两大坛京口酒,怎能不令人担心?偏生天子还下令不许人打扰,所以谁也不敢劝谏。至于给哪一宫的夫人报信,那就更不敢了。天子是最厌恶多嘴之人的。
正当不知所措时,里面突然喊传膳!
众人兴高采烈,赶紧用最快速度上菜,结果刚摆完桌,便又被天子赶了出来。
天子就着策论,大吃大嚼,咕咚咕咚喝酒,风卷残云,吃了个爽。然后扔掉筷子,执策论而坐,环视殿中,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正好看到之前吕文显送上来的关于尚书省预算建临时仓的文书,便拿过来,随手翻了翻,看到最后附有度支曹几位官位的联名谏词,认为建仓耗费太大,得不偿失,当遵循旧法,节约用度,并引及汉文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便弃而不作的例子。
天子看到这儿,冷哼一声,乘着醉意,将文书直接甩飞出去。
纸张散开,如雪花般飘落。
“朕不做汉文帝!汉文帝有一贾谊都不能保,朕才不做他呢!”
天子本来兴致极高,但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枯坐了一会儿,突然起身寻纸笔,蘸了墨,在信纸上写道:
“宣龙居士再致沧溟无玉幽人文几......”
天子写了两行,又停下笔,把这张纸放到一边,换了新纸,略一思索,下笔道:
“至化之基,宽仁为要。
古者,象以典刑而天下治;
今者,刑琐苛察而奸不绝。
政烦网密,非所以笃文德而兴教化者也。
前奉朝请杜乾光,辞虽狂狷,旨意偏激,
然推其萌念之始,亦本于学问而已。
尊经贵学,王教之本;明博通识,宜在儒林。
今赦其罪愆,补国子博士之任......”
......
廷尉府诏狱,一道铁栅隔开父子。
子在牢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父在牢内,盘腿坐着,撕咬着肥鸡腿,吃得正香。
父嚼着鸡肉道:“你哭什么啊!我这还没死呢......”
一说“死”字,子哭得更厉害了。
父没好气地敲了敲铁栅:“快没时间了,赶紧说正事儿,我让你背的背下来了吗?”
子抽泣:“背......背下来了。”
父高兴:“背给我听!”
子忍泪,诵道:“冬至,日在牵牛,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影长尺有五寸。鲁僖公......五年正月......壬子朔旦.....为冬至。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父听得摇头晃脑,如饮美酒。
子死死地攥着衣角,撑着一口气,继续背诵下去:
“故日立献,竟将周公测影,定都于洛阳的原因考证得明明白白!意即周公测影,以洛邑为天下之中,故建王国。这就有点敏感了。南朝立国江南,以正统自居,但天子不居于天下之中,而居于金陵,岂不是法统不正?
更要命的是他还在书中罗列了很多文献,从纷杂浩荡的史料中爬梳出一条关于“洛邑是天下之中”这一观念自古以来的形成线索,其追溯之久,考述之明,简直让人辨无可辨。所以很快便有学者登门,希望他把这一部分删掉。老先生当然不肯,坚持学术以求实为目的,你不同意我说的,可以反驳,哪有删掉的道理?
然后太常也派人来施压,事情越闹越大,几个衙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冒姓琅琊 最新章节第193章 父子,网址:https://www.zuimeng.net/519/51942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