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浒(1/4)
作品:《乾坤说书人》定场诗也叫出场诗,首创于元曲杂剧,角色出场时多以诗文自报身份来历,简单说明角色个性与定位,后来也被说书人沿用到说书曲目之上,相当于现代小说的书名简介。>
简介简介,重点的就是“简”与“介”两个字。>
简不用多说,必须做到精简与工整,最好朗朗上口,通读无碍。>
介则是介绍,定场诗多用五言七律,数字不多,篇幅有限,说书人要在这有限的数字之中,表达出书的特点卖点,制造悬念与期待。>
对作者而言,一个好的书名,一份好的简介,能极大程度的决定作品成绩。>
说书人也是一样,甚至更加重要。>
苏问这首定场诗如何?>
传世之作肯定算不上,甚至难登诗词界的大雅之堂。>
但书场本就不是什么大雅之堂,台下坐着的也不是什么风流名士。>
这些都是平头百姓,大字不识几个的平头百姓。>
在他们眼中,那些传世之作,未见得就比话本里的狂诗浪词好听。>
什么典故,什么韵律,什么诗情画意,他们大多是听不懂的。>
他们能听懂什么?>
感觉!>
苏问这首定场诗就给了他们这样的感觉。>
雄猛千夫惧,风流四海扬?>
这大英雄,大豪杰的感觉不一下子上来吗?>
至于武松是谁,柴进又是哪位,还有前一句的孟尝东阁是什么典故……那重要吗?>
听书嘛,有些地方听不懂,是很正常的事情,平头老百姓哪儿知道那么多历史典故。>
听不懂没关系,继续听就是了。>
如果说这定场诗的上阕给了众人感觉,那下阕表现的就是卖点与悬念了。>
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
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
这四句诗文,有四个明确的卖点。>
杀虎,报兄,诛嫂,高名万古。>
杀虎不用多说,话本小说里都有类似的情节。>
可这报兄诛嫂,还能高名万古?>
就让人十分好奇了。>
“嗯?”>
“这定场诗倒是有几分味道!”>
“看来真是莫老先生遗作!”>
“果然名师出高徒!”>
“对味,不错!”>
众人评头论足,风向又是一变。>
那几个地痞流氓也被勾起了好奇心,踩在长凳上向苏问喊道:“快往下说!”>
苏问一笑,说道:“话说从前,有一地,名叫阳谷县,阳谷县外,必经路上,有一山,名叫景阳冈!”>
“景阳冈外,有一酒家,门前竟挑着一面招旗,上头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说罢,苏问稍稍一停,给众人些许时间品味。>
“三碗不过岗?”>
“何为三碗不过岗?”>
“莫不是家黑店,任谁前来,多少钱财,也只够三碗?”>
众人议论纷纷,又将目光投向苏问。>
苏问一笑,继续说道:“何为三碗不过岗,原是这酒家有一秘方陈酿,名叫透瓶香,又唤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醲好吃,少刻时便要醉倒,不省人事,何等英雄,都不例外。”>
“因此,这酒家立了个规矩,有人吃酒,只卖三碗,吃够三碗,便过不得前方的景阳冈,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坤说书人 最新章节第三章:水浒,网址:https://www.zuimeng.net/459/459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