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归传统(1/2)
作品:《文艺生活》武侠在香江兴起于六十年代,六十年代中后期是香江武侠最为鼎盛之时。网
到了七十年代,香江的武侠陷入瓶颈,宝岛的武侠趁势崛起,出现了不少大家。
如果说香江的武侠属于正统的武侠,那么宝岛的武侠就明显有了变化,在故事情节和语言形式上更为现代,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
比如注重心理描写、侦探推理、谐趣、以及艳情等等。
可以说,宝岛的武侠丰富了武侠的内容,不过正因为太过现代,在八十年代后期,宝岛的武侠出现了不少变体,变得越来越不像武侠了。
他们觉得这是新派武侠,认为自己为武侠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实际上,武侠被宝岛的一帮人给玩坏了,读者不买账,书商不愿意出版,武侠从此进入了一个低潮期。
进入九十年代,传统武侠走向了没落。
这时候,香江有人尝试把武侠和科幻相结合,这种武侠和传统武侠不同,走上了一条玄幻武侠的路子。
国内的武侠创作从八十年代开始,大体上是在模仿香江和宝岛,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影响力非常有限。
而且,国内没有专职的武侠家,大多是业余爱好。
杂志上刊载的武侠以短篇为主,长篇武侠很少,质量良莠不齐,精品不多。
这和国内的创作环境有关,在国内写的武侠不能太暴力和阴暗,也不能太过香艳,只能是中规中矩,再者说,写武侠不被认为是一种正经职业。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子轩写了《卧虎藏龙》,这是一部极为传统的武侠。
在《古今传奇》杂志社的主编看来,这部有“古意”。
这个古意不是指承接了六十七年代的香江武侠,而是指带有三四十年代内地武侠的韵味,是最为正统的武侠。
在三四十年代,华国出现了一批武侠大家,写了不少经典的武侠。
国内的人总是在模仿香江和宝岛的武侠,却没有从华国的传统武侠中吸取精华。
近代的武侠从根本上讲出自内地,而不是香江和宝岛。
这部《卧虎藏龙》虽然只有两个回目,却带着浓重的京味,一看就知道作者有在京城生活的经历,有着京城特有的生活气息和语言风格。
这种感觉是读港台武侠所没有的。
主编觉得林子轩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子,不一味地模仿港台武侠,而是在传统中汲取养分,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推荐了。
更何况,这部写的不错,看架构就是一部长篇。
如果加上前传和后传,会成为一个系列,国内还没有如此规模的武侠,或许这部能够给没落的传统武侠带来一点转机。
《古今传奇》杂志社联系了林子轩,和他确认了《卧虎藏龙》的连载事宜。
双方口头约定,两个月交稿一次,一次大概七八万字,差不多占了杂志十分之一的篇幅,杂志社会给这部做宣传,并推荐给相关的出版社。
杂志社的动作很快,他们调整了最新一期刊载的内容,把《卧虎藏龙》加了进去。
这一期杂志会在十一月十日全国行。
《古今传奇》这份杂志在全国有四十多万的订阅用户,这些人中大多数是武侠的爱好者,《卧虎藏龙》一经推出就有了一批相对忠实的读者。
在这一期杂志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回归传统,最正宗的京味武侠”。
林子轩拿到最新一期的《古今传奇》,看到这句话,有种吐槽的冲动。
感觉像是介绍京味小吃一样,那么《甲方乙方》能不能介绍成最正宗的京味电影呢。
算了,只要能推广开来就行。
他想得到读者的反馈还要等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归传统,网址:https://www.zuimeng.net/427/42714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