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少栽跟头?学好人情世故课
作品:《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大多数年轻人初登社会大舞台,总得先从小事上做起,不可能一上场便大展宏图,倘若不通过小事把人际环境打理得井井有条,何来人生的辉煌?说到底,学好人情世故课是年轻人行走社会必备的本领。
学经济的徐又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的一所大学任教,成了贫困家乡里飞出来的一只“金凤凰”。但当徐又强看到家乡贫困的现状,他萌生了为家乡闯出一条致富之路的想法。
抱着这样的豪情壮志,徐又强毅然辞去了令很多人羡慕的大学教师职务,回到家乡承包了50亩荒地,开始了他的示范农场的建造。
农场开工时,乡里的干部们都来了,表示他们对知识分子开发家乡的支持,并向他承诺,只要用得着他们的地方,一定会尽量帮忙。可是,事情并没有徐又强想象的那么顺利。
一个月后的一天,他见乡里的干部们在一家饭店吃喝得很热闹,干部们见到他也很热情地邀他一起入席,徐又强并没有入席,而是表情认真地对他们说:“从辈分上说,你们都是我的长辈,我一个后生不该多嘴,可你们作为干部怎么能不顾乡里百姓的疾苦,拿着乡里的钱随意吃喝呢?”
这些话把干部们说得很没面子,徐又强走后,干部们的反应是,这小子,读了几年书,就学会摆谱,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重。
过了没多久,徐又强又因为乡里干部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的事,跟干部们闹得很不开心。
这些事情,徐又强也没往心里去,可是过了没多久,他的农场建设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乡里干部开证明才能购买,乡里干部总是以各种理由不给开证明,农场需要资金,他去找乡干部,得到的只是乡干部的冷言冷语。
有知情人劝徐又强,为了自己的事业,去找乡干部们认个错,送点礼,没准就能把这些事情办成。可徐又强硬着口气拒绝了,在他看来,这不是他做事的风格。
本着这样的做事风格,徐又强只能与他无法盖成的农场孤零零地守候在乡间。
邻村另一位大学生董付然是学工科的,毕业后分配到了机关单位,因为嫌机关单位的工作太清闲,便主动要求下到基层,以便实现自己开发家乡矿产资源,造福家乡父老的抱负。
刚到基层时,董付然也与徐又强一样率直。在建设家乡的选矿厂时,董付然发现有一些钢材被领导拿走送人了。董付然便直接去找领导质问钢材的事情,领导拍了拍他的肩,意味深长地告诉他:“在社会里很多东西是大学里学不到,必须自己去琢磨。人除了会干活外,还必须懂得人情世故。”
董付然听后,悟出了其中的门道,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以后做事时,他多了几分心眼,很快就以能干而又听话,获得了领导的认可,没过几个月,就被提拔成为副乡长,然后是乡长。
人们夸董付然脑子灵活,懂得人情世故,他却只是苦笑,在他心里,他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些成绩,却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也许现实生活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有一个与世俗妥协的过程。
如果单就事情本身来说,我们对董付然的做法肯定是持否定态度的,可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两个年轻人的不同命运是自己造成的。
其实,所谓适者生存,说到底,就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生存。试想,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又怎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说,如果想少栽跟头,就要学好人情世故课。
本章已完成!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最新章节想少栽跟头?学好人情世故课,网址:https://www.zuimeng.net/32/32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