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皇陵盗掘(1/3)

作品:《异国猎宝档案

秦始皇陵占地五十六平方公里,号称世界第一陵。

但事实上,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却在东瀛,这便是位于东瀛堺市大仙町的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的陵墓。

仁德天皇陵全称为“百舌鸟耳原中陵”,其全长约486米,后圆部直径约249米,高度约35米,前方部分宽度约305米,高度约33米,共有三层,是东瀛乃至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坟,陵墓占地共四十六万平方米。

但是加上其外围建筑,仁德天皇陵总面积就要比秦始皇陵还要大。

仁德天皇,在中国史籍《宋书倭国传》中记载为“倭王赞”,其统治时期约为公元四世纪至公元五世纪。

仁德天皇在位期间可以说是大和民族最为强盛时期,也就在他治下,大和首次完成了统一,拥有充足人力及财力后,仁德天皇开始下令修建其豪华陵墓。

据东瀛专家推测,以当时大和民族的生产力,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前方后圆坟,一个月以修建二十五天计算,至少需要六十万民工在皇陵工地上劳作十五年零八个月才能建成。

事实上,仁德天皇陵完工后也确实是宏伟至极。

有关仁德天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东瀛考古界与历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主流观点认为,东瀛万世一系的皇室传承,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在世神灵,凛然不可侵犯,国人怎么可能盗取威名赫赫的天皇陵墓?再者,大仙古坟(仁德天皇陵)一直存在于人们眼皮底下,没有明显的挖掘痕迹,所以根本不存在盗掘。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仁德皇陵曾经被盗过。

最直接的依据是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东瀛政府重整皇陵谱,考察天皇陵被地震破坏情况时,意外地发现,仁德天皇陵出现七处形迹可疑的疑似盗洞。

只是因为东瀛地震频繁,这些土质洞口又被重新压实。

这次发现,让“万世一系”的天皇形象,在民间大受打击。

为此,当时的东瀛首相加藤友三郎出面,做出官方解释——“疑似盗洞不远处,发现两窝土獾”。言下之意那些洞口并非盗洞,而是土獾钻出来的,天皇依然受到人民的爱戴,不存在盗天皇墓的现象。

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自圆其说!

东瀛天皇陵墓被盗不仅有,而且不止一次,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天武天皇持统天皇夫妻合葬陵的盜陵事件。

天武持统合葬陵在1235年被盗。

当时,盗墓贼进了天皇陵后,把天武天皇已经白骨化的遗骨从棺材里丢在地上,天武的头盖骨上还残留有白发。

天武棺材旁边是装有持统天皇遗骨(火化)的银壶。藤原定家在他的日记《明月記》描述了盗墓贼是怎样对待持统天皇的遗骨:“持统天皇遗骨装在一个银壶里,盗墓贼把银壶盗了出去,在路上把天皇遗骨倒在了路边,抱着银壶跑了。”

另外,当时被盗掘后不久,墓室的内部状况被写进了《阿不幾乃山陵記》,文章来自当时盗陵后的调查记录,书里说墓室由玛瑙建成,棺材使用了乾漆造。

这只是天皇陵墓被盗,历史记录最清晰的一次,还有其它许多天皇陵墓被盗,史书只是一言带过的,检录如下:

平安1060年:推古天皇陵被盗。—《扶桑略記》

平安1063年:奈良兴福寺的静范和尚与其他人共16人,盗进了成务天皇陵——《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平安9年:圣武天皇陵被盗—《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镰仓1274年:桓武天皇陵被盗—《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镰仓1288年:继体天皇陵被盗—《盗掘された天皇陵の実態》

…………诸如此类的记录有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异国猎宝档案 最新章节第248章 皇陵盗掘,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91/29124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