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扭转乾坤(1/3)
作品:《斗转北宋》那瘦高个叫金节,因胆小怕事,兄弟们便帮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小虫;那虎背熊腰的年轻人叫许定,外号酒鬼,嗜酒如命;那光头赤膊小伙子叫李韶,人送外号光头李,最爱出风头。
正和黑牛潘文得扳手腕的那个壮汉,叫程胜祖,为人憨厚,但有一身蛮力气,外号叫石头。在那边划拳的两人是兄弟俩,老大韩明,老二韩亮,两人都是急脾气,一点就着。墙角躺着的那个已经烂醉如泥的胖子,叫杜敬臣,酒量不行,每喝必醉,人送外号胖肚。正和应明拼酒的是个皮肤白净的年轻人,叫潘庆,外号小白。海杨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叫鲁安,是这些兄弟之中唯一读过书的,也是这些兄弟之中家境最好的,外号秀才。
这些年轻人再加上方圭和绰号三爷的方貌,总共十三人,人称清水十三太保。
这兄弟十三人,平时很难聚得全,今天借为大哥方圭接风的名义,大家难得聚在了一起,个个都高兴坏了,大声地喧哗,大碗地喝酒。渐渐地,一个倒下来,过一会,又一个倒下了,不多久,除了海杨和方貌外,其他十一个兄弟都东倒西歪地躺在了地上。
“唉,每次都是这样。”看到这场景,方貌叹了一口气。海杨知道他这三弟酒量极大,人称千碗不倒。
方貌此时看向了海杨,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不过,大哥你这次没有醉趴下,真太奇怪了。莫非桃老给了你什么醒酒神丹?”
海杨不好明说,只能打马虎眼说道:“呵呵呵,三弟,你说呢?”
为了避免方貌继续追问,海杨忙转移话题,“三弟,我记得母亲以前都叫我圭儿的,为什么这次却叫我腊儿了?”
方貌一脸困惑地看着海杨,回答道:“大哥,看来受伤之后,你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恢复,母亲一直都称呼你腊儿的。”
海杨道:“我还真想不起来母亲为什么叫我腊儿?”
方貌道:“大哥,你是腊月出生的,母亲给你取了一个小名就叫腊儿。母亲总是习惯叫你腊儿,或者叫你方腊。”
“什么,叫我--方腊!”
“是的,大哥,兄弟们有时也叫你方腊的。”
“方腊,方腊……”海杨反复念着这两个字,大脑之中一片空白,在他的脑海中,到处轰鸣着四个字:我――是――方――腊!
方腊――这个名字对海杨来说并不陌生,儿时在看小说《水浒传》的时候,当看到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因征讨江南方腊而不断地损兵折将时,童年的海杨就牢牢地记住了方腊这个名字,也深深地恨上了这个大坏蛋方腊。
长大之后,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宽,海杨了解到:方腊其实是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因不堪当时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世道,遂揭竿而起,在江南以“诛杀贪官,保我乡亲”为口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但最后因起义军内部的分裂,方腊起义仅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便被宋王朝给镇压了下去。
此时,已经脱离童年幼稚的海杨,已经慢慢地转变了对方腊的看法,在他心目中,方腊敢于反抗皇权,为贫苦百姓谋生计、为普通百姓谋平安,狠狠地打击了那腐朽透顶的北宋朝廷,不失为一位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好汉。
据史书记载,方腊是在睦州青溪县挑起起义大旗的,而这个地方也正好是海杨的老家。为此海杨还窃喜过,为自己有这么一个有名的英雄老乡而暗自骄傲。
为了探寻这位英雄的起义足迹,前世的海杨曾去老家的“方腊洞”、“方腊点将台”等景点参观过,凭吊英雄,怀古风*流。每当看到这些游人罕至,荒凉萧索的遗址,追忆起历史,海杨心中总不免有几分悲伤,为英雄的英年早逝而愤愤不平。
突然,一道电光从脑海中闪过,海杨猛地恢复了清醒,他想了一件很关键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转北宋 最新章节第七章 扭转乾坤,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86/286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