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金丹火候(1/3)
作品:《斗转北宋》方腊仔细端详着这个形状奇特的小木盒,小木盒呈很少见的刀币状,正反两面雕刻着远古式样的简单花纹,一股古朴之风扑面而来。方腊发现小木盒上装着一把暗锁,心中明白小木盒内的东西必定十分贵重,也不急于打开,收入了怀中。方腊在石窟中转了好几圈,并没有其他的发现,并退出了石窟,顺原路返回了自己在水潭边的木屋。那一箱箱的金银珠宝,对现在的方腊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方腊将它们留在了原地,待以后再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方腊白天继续刻苦地修炼武功,晚上则尝试着用尽各种办法打开那个奇特的小木盒。凭着七分技巧外加三分运气,几天之后,方腊终于打开了小木盒,小木盒中是一札手卷,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物品。
方腊打开这札手卷,通篇都是古老的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后创制的统一文字,一直到西汉末年,方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前世时,方腊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在母亲的熏陶下,方腊对各种古代字体也是颇有涉猎,这个小篆还难不倒方腊。
手卷开头就是一段话,“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方腊越读越是困惑,这手卷所记载的显然是一部武功心法,但其中的吐纳、运气路线却和自己所修炼的小无相般若心法迥然不同。小无相般若心法是引天地灵气入下丹田,蕴气于脐下三寸,以打通奇经八脉;而这部心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描述如何将下丹田之气引入上丹田之处,在上丹田之中蕴藏大量的天地灵气。
方腊怀着百般的不解看完了手卷,当看到手卷的结尾部分,方腊终于恍然大悟。手卷结尾部分如此写道:“此功法名为金丹火候,乃道家不传之秘,东汉王玄甫手撰,有缘得之者当为钟吕金丹派亲传子弟。”此时方腊方才明白,原来这部名为“金丹火候”的心法,居然是一部罕见的玄门心法,其作者王玄甫――方腊知道乃是道家的大师之一,又名王少阳,号东华帝君,后世人称北五祖之第一祖,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李铁拐就是此人。
方腊不禁想起了周侗老人对自己的一番嘱托,“你身为五行灵体,但必须习得玄门心法,方能有所建树,玄门心法是玄家各派的独门之秘,你今后要多加留意。”方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在董昌的藏宝中找到了一部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玄门心法,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就能拥有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飞剑斩敌的神通,方腊激动地来了一连串的空翻。
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方腊开始仔细研究这部名为“金丹火候”的玄门心法,在一遍接一遍的研究下,方腊渐渐地对玄门心法的奥秘有了一定的了解。玄门心法的关键在于引动天地灵气中的五行元素,在上丹田中结成金丹乃至元婴,由于只有五行灵体之人才能自由支配天地灵气中的五行元素,这造成了能够修炼玄门心法的人极为稀少。
按照金丹火候心法的描述,修炼玄门心法可以分成六个境界,一为开光期,上丹田中形成液态丹丸;二是筑基期,液态丹丸转变为半固半液之态,称为泥丸;三为金丹期,泥丸变成固态,称之为金丹;四为神照期,金丹逐步成长,长大到约一寸大小;五为元婴期,金丹具有了与人相似的形态,谓之元婴;六是飞升期,传说中修炼到这个境界,凡人便可以飞升成仙了。
方腊突然想起小无相般若心法中对于修炼到第十二层、第十三层的描述,“金丹之成,难关初破;元婴之现,终成正果。”这和金丹火候心法的六个境界颇为吻合,难道小无相般若心法练到最高境界,也能结成金丹和元婴,方腊猜测到。
不过方腊可没有空管这些小事,现在的他,一门心思放在了金丹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转北宋 最新章节第三十四章 金丹火候,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86/2869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