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晓青 美丽婚妙下的平常内衣(1/2)

作品:《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

罗江眼中的王晓青幸福又美满:老公、房子、位子都有了,至于孩子、车子和票子将来总会有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但是在王晓青昂贵的婚纱之下,穿着的却是一套平常的内衣。这样的事情,王晓青自然不会跟罗江说,能看到她内衣的除了章麦可,也就没有别人了。

换言之,一场婚把王晓青给结穷了。

按说结婚这种事,在中国的习俗男方家里总要拿出点钱来。当章麦可将电话打到村里的小卖店,跑步来接电话的老爹听说儿子在深城要结婚了,上来却是这句话:你弟也快要订婚了,对方要好几万元钱,我还不知道到哪里去给他凑这笔钱。你找了个通情达理的老婆,不找我们要彩礼,实在是好呀。

听到父亲这样说,本来想找父亲拿点钱的章麦可无法张口,他深知父亲的困境。

湘西灵山秀水,资源丰富,但是除了田里的稻子和树上的果子,家里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赚钱的。父亲天天下田干活,到年底可以卖点米。

所幸麦可的妈妈是一位裁缝,手艺还挺好,方圆十几里的人都来找她做衣服,麦可上大学的学费基本上都是妈妈一晚晚在缝纫机上踩出来的手工费。因为长年趴在缝纫机上,腰驼了,眼睛也不行了。而她妈妈真正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去上海、江浙和广东打工去了,她的裁缝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麦可的大哥麦青则在北京建筑工地上打工,学会了木匠手艺,娶了个河北妹子,刚刚出世的女儿要有人带。麦可的妈妈生意越来越少,身体也无法承受天天趴在机器上的代价。她就收起缝纫机,在家里看这个小女孩子,养了几十只鸭子。好让老大两口子安心打工。他们还想挣钱在老家起楼房。

麦可的弟弟麦熟上初中时成绩也不错,考上了县一中,那时麦可已经在一中上学,父母亲无论如何承担不起将两个儿子都送去上学的费用,聪明的弟弟只好呆在家门口中学上学。这样的学校一来老师不行,更重要的是学生大部分都无心向学,弟弟再聪明却找不到合适的师友,一天天地混下去,自然考不上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麦可和王晓青一起去了深城,王晓青性格大咧咧,走到哪朋友都多。1996年,大华公司隔壁的康佳工厂要人,王晓青就把高中刚毕业麦熟介绍进去当工人。

更巧的是,后来工厂到湖南招了不少高中及中专毕业的女工,老乡也多。麦可的弟弟麦熟就和本厂一位女工好上了,也开始谈婚论嫁。不过,对方家里全是三个女儿,自然不可能像王晓青一样,一分钱不要就嫁给麦熟。

老爹为弟弟发愁,却不为自己打算,麦可一点都生不起气来,因为他知道老爹已经尽力了。麦可1990年上大学时,老爹东挪西借筹来150,加上妈妈的存款150元,总算给他还了300元钱。除了路费及学费已经没有所余无几,好在学校每个月还有饭菜票派,但是30斤粮票、25元菜票哪里够吃呢?每到月底,麦可有时一天就吃一顿饭,等待月初学校发饭票时再大吃一顿。

事实上,麦可和王晓青的认识与熟悉就在大一第一学期国庆节。那一年,全国的高校刚刚开始军训。在经历一个月的军训之后,大部分同学都慌不及地回家。麦可自然不可能回家。父亲给他的300元里,交通费只可能往返一次,不可能有多的路费。王晓青也不回去,她受够了继父,自然能不回去就不回去。两个人在食堂碰上了,王晓青早就注意到了高高大大的麦可。

尽管家里没有多少钱,但是感谢承包责任制,父亲种的稻子足够三个儿子吃了,虽然好米都拿到集市上去卖了。麦可三兄弟只要一回到家,就要帮助父亲干农活,上山砍柴,帮助妈妈收拾菜园子。足够吃饭的米饭和充分的体力劳动,麦可兄弟们都长得高高大大,很阳光帅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 最新章节四:王晓青 美丽婚妙下的平常内衣,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83/283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