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罗江 没有人替你还房贷(1/3)

作品:《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

罗江从小到大,小时候在爸爸和妈妈之间被移来移去;再到大一点自己晓得努力用功之时,就埋头读书。那时,罗江和她的同学们看到能够改变自已命运的机会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读书,而且只读那些高考和考研需要考的书才能够考得上。

在考试大于一切的前提之下,罗江所接受到的教育自然就是狭窄的。待到读书完毕进入社会,罗江发现自己迫切需要提升的就是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在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不受伤害,并在职场中提升自己。她不具备王晓青与生俱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她从自己的学校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就是老老实实干好手边正在做的事情,老天不会亏待你的。就算是在当下的职场中你获得不了少什么,但是因为踏踏实实地干眼下这份工作,自然也能积累经验与智识以及做事的本领,最终帮助一个人能够活下去,并且大部分的时候还能活得很好。

除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欠缺之外,罗江显然也不具备理财能力。七零年代这一代人是缺少理财教育的,这当然与父辈们的生活水平有关。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生活在大陆的有钱人基本都被处于被消灭状态,没有多少人还有余钱来讲子女们如何让财富保值增值。真正活得好的老干部们当然过得一直不错,但是他们只拥有资源和资产的使用权,却并不拥有产权。而且,当资产不流通之进,教这些增值保值的方法看上去也没有什么用。因此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到罗江她们这一代七十年代生人,是谈不上有什么理财观念。

当然,这么说可能就有以偏盖全之论。罗江刚来深城时,和有位同事大姐很谈得来。这位大姐姓曾,除了在深城拥有好几套房子之外,不仅炒股,还要忙着炒港股。金融危机的时候,当中央政府出手帮助港府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时,港股大涨了一笔,曾姐赚了不少,据她讲完全不用再靠上班赚钱了。现在上班就是为了有人聊聊天,不用生活得太无聊。

曾姐是上海人,祖辈在上海滩做生意,爷爷在解放前是做股票经纪这一行的,老早就在上海买了房子。公私合营之后,爷爷去了银行做了个普通小职员。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时,老爷爷喝点革命小酒,就和老伴聊天,谈他当年经手的股票交易有多大,买的房子有多好之类的。逢到这时,奶奶一般都会在听得差不多时对老头子说:不要再讲啦,你就不怕隔墙有耳,别人给你报告到上头去,你就再也别想过这安稳日子啦,难道你也想游街去。

曾姐在爷爷的财富故事中长大。高考恢复之后,她就去考了金融学专业,其后辗转到深城,成了罗江所在的第一份报纸的金融版编辑。她利用自己编辑金融版的优势,在自己身边聚焦了一帮业内人士,这些业内人士带来的信息帮助她在投资中做决策,快速地帮助她积累财富。

记得就是那次港股大胜之后,曾姐在和罗江一起在食堂吃中饭之时,就曾语重心长地对罗江说:你现在还年轻,学投资什么得都来得及。去开个股票账户,早点从你那个出租房搬出来,认识点不一样的人,你也能快速致富呀。

可惜那时罗江太年轻,而且以前在学校赚的钱太少了,所以她对自己的收入满意无比。而且,她天性是一个对钱不是太在意的人,所以对曾姐的话半听半不听,头点得很快,但却没有多少行动。

曾姐后来还特意问过罗江开了股票帐户没有,罗江满脸抱歉地告诉她还没有时间去开。事实上,因为罗老大离婚,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罗江好不容易存的一两万元钱都转手给了罗妈妈和大姐,她实在不忍看他们为了几百元钱和前夫吵架的样子。

罗江和曾姐没有熟到那个份上,大姐见罗江自己没有行动,从那以后在和她一起吃饭时再也不提理财之事。后业,罗江换了报社,就与曾姐失去了联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 最新章节二十 罗江 没有人替你还房贷,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83/2833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