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称帝(1)(2/3)
作品:《锦衣卫创始人》璋高兴啊!王小十派人来,多半是事情有眉目了!这一次,他没有听从王小十的意见,在太平损兵折将,因此心中有些羞愧。尽管这里的战事千难万难,也没有开口调王小十过来,只盼着王小十能够主动些,也好免去了自己的尴尬。
可谁知道,王小十那厮在集庆不声不响,竟也没有驰援过来的意思。这一度令朱元璋心中不快。
可今日王小十派人传话,他仍旧控制不住的兴奋。渐渐的,他已经有些离不开王小十了。
来人被带进了帅帐,这大汉正是俞通海。“大帅,王将军有密信一封,请大帅拆看。”
朱元璋也不废话,当下便拆开来细看。
这一段时间,俞通海已经在王小十的开导之下,加入到了义军中。确切的说,是加入到了王小十的锦衣卫中。
相处的时间长了王小十才发现,这俞通海绝对是个人才。因为常年在江河上讨生活,熟知水性。而且,对于河道上随气候而引起的变化,也能进行预测。甚至一些水军行进之事他也略知,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水师将领。
这一次,王小十就派他带人回来,一则是送信,再来也是帮助朱元璋破解这尴尬的局面。
朱元璋细瞧之下,两点浓眉倒竖。
在信上写着,“不日后,刘福通将拥护韩林儿称帝。而郭天叙正在其帐下。”单单这一句话,就让朱元璋杀机四起。同在营帐中的俞通海,背后都只觉得阵阵的寒意。
两三个呼吸后,朱元璋身上的气势一松。问道:“王小十就命你带来了这句话?”
俞通海道:“王将军吩咐,有些话必须要我亲口说给大帅听。”
“讲!”朱元璋倒要看看,王小十神神秘秘的要说些什么。
“王将军说,刘福通不足为据,却不可让郭天叙这小人太过得意,大帅许亲自赶回滁州坐镇。”
朱元璋道:“那太平这里呢?”原本,朱元璋已经打算放弃太平。只不过,如今王小十派人到了,他自然想听一听王小十的安排。
俞通海道:“王将军的意思是,耿炳用将军仍旧镇守和州,而后沿江在北面修建一处水寨,并修战船隔断水路,使太平守军无法从水路支援集庆就好。”
朱元璋假意思索了一番,心底实际早就同意了王小十的办法。如今看来,太平取之已经无意,只要不使其成为集庆的援军便好。只是,要如何截断这江路?
俞通海借着道:“末将已经带来了几十只水军中的快船,只要给末将留下些弓箭和军士便好。而后,大帅只管放心回滁州。”
按照王小十的计划,俞通海带人借助快船、弓箭之力,灵活游走于江上,便足以抵挡住太平的水军。要知道,元廷的水军里也没有高大的楼船。更何况,在岸上还有耿炳用的和州守军相助,在人数上也不输太平守军。再趁着这段时间赶制快船,想必等到大举进攻集庆的时候,俞通海手下已经有一支江上的雄狮了!
既然王小十都这么说了,朱元璋也没有什么需要多虑的,便下令明日拔营返回滁州。同时,他又想到了郭天叙。
当初,李善长可是拍着胸脯跟他保证,会让滁州安定下来。而起初,他设计将郭天叙赶出滁州城,城里的确是安定了许久。可朱元璋却没行到,郭天叙竟是找到了刘福通这个靠山。
“这个郭天叙,还真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王小十还在集庆,可滁州的一切却都逃不过他的耳目。如今,锦衣卫中的体系基本完善,对于情报的搜集也越发娴熟。韩林儿即将称帝的事,便是在濠州的暗探报回的消息。
前番,朝廷派大军征缴刘福通,这家伙便弃了颍州,改到濠州。笼络各地的义军竟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朝廷那里,收复了颍州之后,竟也不再继续南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衣卫创始人 最新章节第六十五章 称帝(1),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65/2654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