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体制问题(2/4)

作品:《楚氏春秋

刻薄的话语来,自己只当耳旁风就是了。

不过这事没必要告诉儿子。楚名棠头也不回:“为父之事不用你来操心,皇上既已下旨让你家中待罪,若无为父之命,绝不可私自出府门半步,否则家法从事。”

“是,父亲。”嘴上这么答着,楚铮对着楚名棠地背影却是一撇嘴,皇上都已下旨,还说什么没你之命不得出府,显然老头子自己都根本没把皇帝旨意放在眼里,还整天以大义之名训我?

到了楚名棠书房,里面已有四五人在内等候,楚铮亦全认识,都是父亲地心腹嘛。为首那人是当朝御史施文生,在他身后站着吏部侍郎钱嗣业,另两人一个是兵部令吏冯奕征,就是冯远的父亲,因为儿子与楚铮地关系,原本更靠近于王家一系冯奕征投到了楚名棠门下,如今已深得信任;另一人乃礼部左侍郎许庭晓,原本在吏部任职,楚名南升任尚书后,他从吏部调至礼部接替左侍郎之职,楚名南去了北疆,现礼部由他代为主持。

几人上有见过楚名棠,御史施文生首先开口道:“太尉大人,下官昨日连夜审讯陈县刘福全,所得口供与五公子先前所道全然一致。下官方才与钱侍郎及几位同僚商议,弹劾刑部尚书方令白已有九成把握。”

楚铮咳嗽一声,道:“喻世保府邸孩儿已派人密切监视,昨日下午喻世保府中二管事出府,直往南城门而去,孩儿已派人告知冯大人。”

冯奕征上前道:“启禀太尉大人,这三日京城四城门城防军均由下官心腹轮值。昨日接到五公子之命,于黄昏时分在城外一里处将喻府二管事截下。经审讯。此人地确受喻世保之命欲赶往陈县刘富全家。吩咐刘富全外出避难。”

施文生点头道:“这又是一铁证。太尉大人……”

钱嗣业在一旁笑道:“施大人,太尉大人心中已有决断,施大人不必心急。”在场几人中他跟随楚名棠时日最久,从言行中已隐约感到太尉大人并非想倾全力打压方家。否则以太尉大人在平原郡和南线大营时如那雷霆万钧般地霹雳手段,一旦定下决意。身为下属者只知奉何命做何事。而非此时仍在这边商讨如何去做。

楚名棠沉默片刻,道:“明日时朝始。暂依原定之策,由御史台上奏折弹劾喻世保贪赃枉法、诬陷官员、纵奴行凶。至于何时弹劾方令白。依本相眼色行事。”

几人齐声应道:“下官遵命。”

施文生颇感失望。他是接替唐孝康出任御史之职地,御史乃从一品官员,下辖御史台,若能充分施展其职能,足以与朝中六部相抗衡。可施文生上任之初。正值三大世家就渐成联盟之势,相互倾辄打压大为减少,到后来彼此干脆成了亲家。他这御史便没了用武之地。只能寻些小鱼小虾来出气,每到岁末年初,面对自己的述职奏职施文生都无法落笔。原本以为这次可以大展身手,若能扳倒当朝刑部尚书自已即刻名震朝野,可没想到头来太尉大人看来

意。



不过至少喻世保肯定在劫难逃,施文生只能自我安慰,毕竟刑部侍郎也算朝中一重臣了。

几人将已经写好的明日准备上呈的弹劾奏折一一请楚名棠过目,而后就方系官员会如何反扑,一一制定出对策。侥幸地胜利百里无一。胜算都是建立在事先周详的准备上的,楚名棠一直信奉这一点,因此今日方令信直至早朝前才审阅喻世保的奏折简直让他感觉不可思议。却不知方令信已经看穿楚家父子的用意,根本就没打算占上风,只是喻世保的愚蠢出乎方令信预料,这才让下属诸多官员当场出丑。

“啪!”

楚名棠突然一拍桌案,把施文生等人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太尉大人正怒视着一旁的五公子,而五公子大嘴半张着,形状颇为滑稽,看来是呵欠打到一半被父亲给惊吓住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氏春秋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五章 体制问题,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23/22399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