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募 兵(2/4)
作品:《楚氏春秋》。”
众人皆一愣。这些人大都成名已久,又是武林中一方霸主,岁数自然小不了。可照楚铮方才所说,算来算去帐内只有朱通和展仲群二人符合条件。
“这个……”项千帆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说道,“统领大人所虑极是咳……诸家兄弟,老夫在此倚老卖老说句不该说的话,武林中门派之间恩怨交错,时有纷争,此番能摒弃前嫌共同来到北疆已属不易,若我等这些师门长辈不去,那些弟子们年轻气盛,仅朱门主和展兄弟二人未必能弹压得住,况且他二人对此亦多有顾忌啊。”
楚铮肃然道:“项老先生,当年但逢与胡蛮大战,我大赵武林义士便奔赴北疆为国效力,您老曾参与多次,可还记得当年之情景?”
项千帆道:“老夫与那些好友们同生共死,当时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又怎可能忘记。”
楚铮问道:“据晚辈所知,历次战事武林义士都是死伤惨重,而追随兵部尚书郭大人出塞地一千余名武林义士最后仅余不足两百人,此事是否属实?”
项千帆面部微微抽搐,长叹一声道:“不错,老夫有两个亲弟、六位师兄弟、十余名弟子于此役丧身塞外,几人甚至连尸骨都未还乡,实是老夫生平最大恨事。”
“晚辈曾查看过当年战报,现无论晚辈外公他老人家还是现任兵部尚书郭大人,在为损躯的武林义士请功时皆痛心不已。认为武林义士若能训练得当绝不会伤亡至此,然而战事之前他二人亦都考虑到了此处,均曾派军中将领前来传授沙场征战之道,然而成效甚微。项老先生、各位门主可知为何?”
项千帆和几个曾参与过当年战事各门门主脸色一红。葛启远呐呐说道:“葛某当年荒唐,在校场上受不得那两名都尉叱骂,虽说家师曾多次教诲。但仍私下痛打了那二人一顿,如今想来真是后悔不已。”
楚铮毫不客气地说道:“以一对一,武林义军可说纵横无敌,可十万大军沙场厮杀,任你武功再高亦不过是沧海一粟,何况武林中人地武功也未必适合于沙场之上,对于此点方才项老先生在校场边已说得很清楚。而我大赵军士日常操练内容包括单兵作战、两人合击、三人为组、七人成阵,多人合作时攻守之间来不得半点差错,一个军士要对此完全融会贯通,所受之苦未必就比哪个门派的弟子少了。”
楚铮看了项千帆一眼。心中暗想既是独立为营,何人领军极为重要,可这些武林中人都喜欢推举德高望重之人为,如这项千帆,可他对兵法知之多少?懂不懂什么叫迂回作战。何时又该避实击虚?武林中人满腔血性,只知勇往直前,幸亏当年面对的是胡蛮,若是碰上了薛方仲,恐怕早已全军覆没。此人即便是沙场混战中照样能做到指挥若定明察秋毫。轻易便可引诱这支孤军深入,而后调集优势兵力一举歼之,千余名义军在近万军士的围剿下。绝对支撑不了半顿饭的功夫。
算了,忠言总是逆耳,这些话太伤项老头的面子了,还是暂时不说为好。
但有些丑话还是要讲在前头。楚铮道:“此番精锐营需深入突厥后方,营内每一人都必须严守军规,令行禁止,否则一人出了差池,便会累及全营。因此虽说需从武林义士中挑选五百人,但一切以自愿为主。宁缺勿滥。晚辈稍后选人时会将此处说明白。可一旦入我营便按黑骑军之规进行操练,到时再有不服,则按我大赵军规处置,若有因私怨起纷争者,更会严惩不怠。”
众人不由心底一寒。他们到北疆大营也有些时日了,对大赵军规之严早有所闻,项千帆等人当年更是亲身经历,都有些担心门下这些弟子少不更事,若无自己在一旁加以提醒,犯了军规落到这楚将军手里,看他对付展罗两家地狠辣手段,恐怕凶多吉少。
楚铮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笑道:“诸位尽请放心,晚辈亦知武林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氏春秋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募 兵,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23/22399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