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暗 流(2/4)
作品:《楚氏春秋》通天,要说自己会通敌叛国,头脑清楚些的人都不会相信,而且扪心自问,自己确实也没做过什么有损赵国之事,至于毒杀储君,象他这样的人若是当了皇帝才是大赵国的不幸呢。
楚铮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见过各位将领。众人虽对薛方仲居然专门向这少年请帖之事极为好奇,但楚铮身为北疆大营参将,论军职只在正副统领和华长风王明泰等人之下,虽有人心中或许不服,但礼数上谁也不敢有缺,均依军中之礼见过楚铮。
孟德起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楚铮暗中看了他一眼,不禁想起父亲对此人评语:行事稳重、城府甚深,樊兆彦这般做法分明是摆出与他这统领大人分庭抗礼地架势,也不知他是忍而不还是认为在这等事情上无需与樊兆彦计较。不管怎样,楚铮对孟德起还是颇为敬重的,世家子弟中或许还有不少酒囊饭袋,但这些平民将领绝对无一浪得虚名之辈。此次突厥突袭北疆,而北疆大营又有半数精锐抽调至西线,孟德起却毫不慌乱,将分散各地近十万大军迅聚拢,不退反进,一举歼灭突厥先锋近万人,大挫其锐气。可如此军功朝中竟无声无息就揭过了,楚铮都有些替他感到不平,但这事自家老头子肯定有份,楚铮只好明哲保身了。
当晚樊兆彦在营内设宴为孟德起一行接风。菜者极为丰盛,如此时节即便是在京城也不多见。但此地毕竟是前线,酒水备的不多,楚铮也不想在此大出风头,饮酒只是浅尝辄止。
酒过三巡,孟德起谈起了正事:“兆彦,明日与薛方仲会面之事准备地如何了?”
“统领大人放心。早已准备妥当。依双方协定,明日各带三千人马在十里坡会面。薛方仲似对明日之事颇为关心,今日一早还派人询问统领大人何时抵达。”樊兆彦忽一笑,“统领大人,这三千人马是从樊某这边出呢,还是由统领大人所部自行抽调?”
孟德起淡淡说道:“文锦所部名为本统领亲兵,但皆由楚将军奉兵部之命从南线征调而来。楚将军明日既是也要参与此事,就由文锦随队同行吧。”
樊兆彦打了个哈哈:“那樊某也就不多事了。”
帐内众军官都听出正副统领之间语中暗带锋芒。全都低下头来只顾吃东西。他们中有不少虽是樊兆彦的亲信,但也决不敢轻易触怒孟德起,赵**法甚严,孟德起毕竟是北疆大营统领,若以军令之名行事,就算樊兆彦也得听令。更别说他们了。
酒宴的气氛冷清下来,孟德起匆匆吃了数口,道:“多谢兆彦盛情款待,时候不早了,本统领先行回帐。吩咐明日与会将领早些歇息。届时切勿堕我大赵军威。”
樊兆彦起身拱手道:“遵命。众将官,送统领大人。”
到了帐外,孟德起看了楚铮一眼,欲言又止,在洪文锦地陪同下而去。
孟德起走后。樊兆彦咳嗽一声,余下之人纷纷告辞。楚铮神色如常,随着樊兆彦回到帐内,两人各自坐下。樊兆彦举杯示意,笑道:“五公子来我北疆大营,樊某不能亲自相迎,还请五公子勿怪。”
楚铮也端起酒盏,道:“末将只是一后生晚辈,怎敢劳樊副统领大驾。”
“五公子过谦了。”樊兆彦一饮而尽,回对身后亲兵说道,“去,再拿坛酒来,还有换上大碗。”
楚铮推辞道:“樊副统领,末将今日已经尽兴,不能再喝了。”
樊兆彦两眼斜睨着楚铮,笑道:“五公子的酒量樊某早听中诚说过多次了,这点酒算得了什么。敬请五公子放心,樊某心中有数,定不会误了明日之事。”
楚铮心中苦笑一声,樊兆彦也可算方家嫡系,对自己当然颇为了解,而不象孟德起华长风那样只是道听途说,在他面前也没什么可伪装的了。
两人对饮了五六碗,樊兆彦黔黑的脸上已经徽微泛红,将酒碗往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氏春秋 最新章节第十七章 暗 流,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23/22399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