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明天上进度(1/9)

作品:《奸臣之女

郑琰不太喜欢以去池外婆家,她对池外婆没什么意见,老人家嘛,胆子一点,怕风怕光怕见人什么的,她都能忍。她最受不了的是池舅妈,且不她老人家曾经意图把娘家侄女给池脩之,就是她这个人,也让郑琰觉得不舒服。冰冷,自傲,没落世家的典型代表。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的,反正郑琰就是这么觉得的。

这样的长辈,却是不能不见的。本来郑琰都在熙山准备好了一处别业给这婆媳俩居住一了,但是她与池脩之不在,思前想后,还是别送过去了,不然就池舅妈这一副□脸,得罪了什么人,救都来不及。

怀着胃疼的心情,郑琰还是挂着笑到了池外婆家。

池外婆行动间已经有些颤颤巍巍了,郑琰对她了池脩刚到鄢郡,无法擅离,正好她回京了,代为向外祖母请安。又拿出池脩之写的书信来,池外婆拿着信纸,放得挺远地看,郑琰心道,老太太这是老花眼了。终于池外婆看完了信,慢悠悠地对郑琰:“他还年轻,国事为要,正是建功的时候。”她不懂太多的事,却是知道,池脩之娶了这个媳妇儿之后前途大亮。天性胆的她,对郑琰这个外孙媳妇倒不挑剔,已经是一家人了,她也就不再闹腾了。

池舅妈依旧是一副七情不动的面孔,郑琰也不去对她浪费表情,互致问候而已。

出了池家的门,阿崔挺不满地对郑琰声抱怨:“老夫人倒是可亲,可那一位长辈……夫人这二年来贴补得她们家,她十辈子没得过的好处全占了,依旧那一副寡妇脸!”

郑琰伸指,戳戳阿崔的胳膊:“慎言。”

阿崔“哼”了一声,不再言语。郑琰想,有这么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确实也挺郁闷的。两人既不是一个类型的,又不互补,池外婆要是去世得再早一些,池脩之就剩这一个长辈了,算算池舅妈的年纪,现在也不过三十来岁,她要一直都是这么个性子,真是让人头疼死了!

揉揉额角,郑琰忽然失笑,怕什么,终究是两姓旁人!我才是池家主母呢!

“好了,打起精神来,去看看玻璃作坊去。”

玻璃作坊名义上是郑琰的家内坊,事实上也是,地点如今已不是秘密了,保密工作依旧做得很到位。庆林大长公主的不是玩笑话,确实有人想山寨郑琰的玻璃制品来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只是想想而已,别的不,光郑琰的背景就够让人望而却步的了。不是没有人想过通过收买等手段偷取所谓秘方,问题是,你敢偷、敢做,卖得出去吗?!前头没营业,后头就有人来抄你的家,你信不信?

京中权贵当然需要钱来支持奢侈的生活,如果真有制出玻璃镜子的本事,投靠未尝不是一个选择。让人郁闷的是,郑琰她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非你投靠了皇帝,否则一切都是白搭!而且,玻璃制品之前并不普及,能烧制的本来就少,将作的头子是郑党,老米他儿子又得郑靖业照顾刚补的官,一条心得很!你投靠皇帝?米源后脚就能把你的作坊收到将作名下来,亏死你。

所以,有心做玻璃的人,根本不会去想跟郑琰抢生意。脑筋灵活的只好退而求其次:咱们只做块儿的玻璃窗子好了,捡点儿剩饭吃吃,总不犯法吧?就有几个商人,商议着先琢磨试验配方,等到技术成熟了,再跑到略边远的地方——至少是离京一千里,开窑制玻璃,然后也不抢占京城市场。郑琰的作坊也不够大,产量也不多,不可能销得那么远。而每一州郡,都少不了有钱人,那也是市场!当然不犯法,你慢慢做吧,会做玻璃的工匠不多,琉璃匠倒是有些,那就要摸索,科研很烧钱。

这就是庆林大长公主所的苗头了。

在竞争对手在努力的时候,郑琰已经到了自己的玻璃坊了,戴着帷帽,郑琰亲自接见了工匠。玻璃生意让郑琰赚得盆满钵满,工匠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干劲自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奸臣之女 最新章节164明天上进度,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2/2265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