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百花争艳(1/2)
作品:《首辅千金》兴起办百花会的人原是赵皇后,当初太子成年,要挑选太子妃,自然有许多名门闺秀削尖了脑袋想往宫里钻,赵皇后怕众人争来争去,再闹出什么龌龊事,索性回禀了顺昌帝,举办了第一次百花会,邀请京中合适年龄的未婚女子参加,让大家光明正大的竞争。
最后,户部尚书董大人的长女脱颖而出,被选为太子妃,大家都戏称她为“花王”,到后来以至于形成了惯例,每年都要举办百花会,也要选出一名才德品行出众的“花王”,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跃龙居文会。
薛子桢是第一次参加,前几年没参加倒不是说没有资格,而是诸位夫人心中都有默契,各家只带适婚的女儿去参加,若是孩子才**岁你就带了去,即便进退有度得到了贵人的喜欢,别人也只会说你是献媚邀宠罢了,对女孩子的名声反而不好。
去年薛子桢只有十三岁,薛丹臣和陆如英都没有给她定亲事的打算,所以就没有参加,今年就不一样了,翻过年,薛子桢就要十五岁了,这亲事也要相看起来了。
如果能在这百花会上崭露头角,亲事不用找,自有源源不断的人踏破了门槛来提亲,一家有女百家求,说出去也是一件极有脸面的事。
因此薛丹臣和陆如英对这件事都很看重,薛子桢却有些不以为然,只因前几日周小钗来拜访,说几位公主都到了出嫁的年纪,这次百花会是要留给几位公主出风头的,她们这些人还是少露脸面为好,不然没有出成风头,反倒碍了贵人们的眼。
据她所说,今年宫里几位有公主的妃嫔都要参加百花会,只怕早就暗中相看好了,单看看这未来的婆婆是否和气,若是能让公主在准婆婆面前露个脸,那就更好了。
自古以来,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今上疑心颇重,对亲儿子尚且有几分猜忌,更别提对隔了一层的驸马了,遂这尚主的事说出去光荣,但也就是一个名头好听罢了。
实际上一旦成了驸马,前程仕途反而会到此为止,更何况,成亲后要搬去公主府去住,做父母的想摆公公婆婆的谱儿都不行,还要向儿媳妇行礼,自然都不乐意。
所以那些心怀志向,被寄托了家族荣耀的青年才俊,大都会离这些公主们远远地,是半点也不想和公主们有什么沾染的。
有本事的不愿意娶公主,愿意娶公主的又大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所以公主的亲事是越发的不好说了。
可偏偏宫里的几位公主年纪相差不大,前几年还觉得小,如今不知不觉到了年纪,都要开始说亲事了。
首先是丽妃所出的惠嘉公主,十八岁了,这亲事还没定下来,只怕今年无论如何是要把她嫁出去的,华妃所出的惠平公主也有十七了,祥妃所出的惠宜公主也有十六岁,余下便是赵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惠安公主了,她只有十五岁,倒是不着急,除此以外便是睿王爷所收的义女清河郡主,也有十四岁了。
清河郡主并不是皇室宗亲,她的父母也只是一乡富绅罢了,但当年睿王爷微服外出游玩,与清河郡主的父亲结为好友,后来清河郡主家中遭逢大难,父母双亡,睿王爷便把她收为义女,还给她讨了个郡主的封号,又是养在太后膝下长大的。
这些年,睿王爷未娶亲,睿王府的大小事务都是这位郡主操持,因此也没人敢小瞧了她去,这次百花会,倘若遇到合心的,说不定这婚事也要定下来了。
有这么多宗室贵女待嫁,薛子桢就不打算凑这个热闹了,更何况她心里早就放下了一个霍灵璧,即便知道两个人没什么可能,眼里也是容不下其他男子的,因此对婚嫁之事自然不上心了。
周小钗来的时候她还说呢,与其嫁到别人家做儿媳妇,吃苦受累的,倒不如在家招赘一个夫婿,这日子想怎么过怎么过,自然要舒心许多。
若是她原先说这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辅千金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百花争艳,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1/215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