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献俘仪式(1/2)
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武百官便相继来到宣德门前。
按照献俘礼,朝中文武百官及诸方使节当一如大朝会时的班序,分立东西二班。
然后,由枢密院长官或者次官,立于中间,站在枢密院正副使身后的便是参与献俘的将校官。
站在将校官之后的便是俘虏。
各班次就绪后,天子以常服从内东门而出,诸官依次迎驾,最终,天子升御座,与楼下百官正式见面。
百官横行向北,三拜天子,由宰相引领百官上奏‘圣躬万福’,如此反复三次,礼毕。
百官归位,献俘仪式正式开始。
其后,由翰林学士立于城楼南面,宣昭此次战事胜利,以及被俘人员的身份、罪责等。
此谓,昭告天下之意。
既能宣示大宋武德充沛,又能震慑宵小。
宣诏完毕,由枢密院正副使领衔,在礼仪院的引导下,将校官和俘虏先后登场。
并且,天子将会当场给被俘者定罪,或是就刑,或是释放。
受刑者,当即押送至法场受刑,释放者则现场三拜谢恩。
至此,献俘仪式大体结束。
最后,百官称贺,三拜天子,枢密院奏称‘礼毕’,百官送别,天子乘舆回内朝。
其实,若是按照礼仪院的奏请,献俘仪式还要更加繁复。
经过祭宗庙、宜太社、告武成王庙、师奏凯旋等等一系列的礼仪,最终才会来到宣德门举行献俘仪式。
如果按照礼仪院的设计,这一通下来,至少大半天去了。
李杰嫌礼仪太过繁琐,索性直接跨过前置,一步到位,直接从宣德门开始。
不仅如此,李杰还下诏礼仪院,如果以后仍然举办献俘仪式,当以此次为例。
依照这次的规制来办,李杰只需要在宣德门楼上的御座露面即可,剩下的事自然有别人去做。
省心!
并且,这么做也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献俘仪式的本质是为了宣扬大宋威仪,只要大宋一直能够保持强盛,礼仪简单一点,也不会影响最终成效。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如果拳头不够硬,献俘仪式办的再怎么盛大,也无法威慑他人。
天色大亮。
百官皆已就位,诸方使节,也早已到场。
使节方阵中,高丽使节韩祚,先是看了看宣德门前的文武百官,然后又瞧了瞧远处密密麻麻的城中百姓。
看到如此盛景,他不由发出一记发自内心的感慨。
“大宋威武!”
同时,他心里还生出了一丝妄想。
若是哪天,高丽能办一次类似的献俘仪式,便是让他现在就死,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想了想,韩祚的嘴角生出一缕苦笑。
他当然明白,这绝对是痴心妄想。
别的不说,高丽有宣德门这样雄威的城门吗?
没有!
更别说,汴梁城中生活着以百万计的百姓。
如此雄壮之巨城,就是再过百年,千年,恐怕也不会在高丽境内诞生。
高丽,小国寡民也。
有生之年,能在大宋看到如此盛景,韩祚已然心满意足了,更多的,都是奢望而已。
与此同时,大理、吐蕃诸部、回鹘、交趾等小国的使臣,也相继发出类似的感慨。
不愧是天朝上国,真真印证了那句话。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单单五礼之一的军礼,便如此盛大,若是五礼之首的吉礼,又该是何等光景?
(古代有五礼之说,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九章 献俘仪式,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01/201048/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