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担忧(1/2)

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宝慈殿。

官家派了刘筠去川陕地区担任都转运使?

得知这个消息,刘娥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官家的用意。

刘筠很可能是冲着刘氏家族去的。

即使官家没有明确提示刘筠,以对方的性格,刘氏肯定会成为他的眼中刺。

毕竟,刘氏某些地方做的确实过分了一点。

从前,刘娥一直是睁一眼闭一只眼,虽然她和刘氏不是亲族,但他和刘美到底是夫妻一场。

如果不是刘美带她来京中,她又如何有今日之际遇?

“许掌宫,王氏女到京了没有?”

刘娥口中的王氏女,正是刘氏进献的蜀中美人,为了这事,林氏不惜冒险进言,以致于林氏被放出宫外。

毫不夸张的说,刘氏为了押宝王氏女,确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算算脚程,应该是下月月中到。”

作为刘娥的亲信,对于宫中的事,尤其是太后的事,许氏自然是牢记于心。

王氏女将来多半是官家的妃子,事关人主,许氏更加不敢掉以轻心。

“唔。”

听到这话,刘娥想了想。

“这样吧,待到王氏抵京,你去刘府一趟,嘱咐他们往后的日子,低调一点。”

“万事留一线。”

“是。”

许氏连忙点头,将此事牢牢记在心中。

当然,她也有点奇怪,太后为何只是如此轻描澹写的处置此事?

刘筠上任川陕四路都转运使的事,她也是知情者之一。

官家的用意,她也猜到了几分。

如果真像她猜的那样,太后的反应为何如此平澹?

刘娥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许氏,仅仅一瞥,她便收回了目光。

她是大宋太后,没必要为下属解惑。

刘氏的事,她的心意尽到了即可。

此前,她不是没有提醒过刘氏,如果对方仍然不知悔改,到时候真出了事,她顶多只会在官家面前提两句。

倘若官家要公事公办,她也不是不能接受。

……

……

……

刘宅。

“子仪,蜀中之行你务必多加小心。”

能够身居高位的人,几乎没有傻子,哪个不是长了官。

而且,哪怕贬黜的那段时间,刘筠担任的也是地方知州。

不同于刘筠,刘烨的仕宦经历就丰富多了,进士及第后,他先是在龙门县(今广东龙门)担任知县。

而后一步一步,升任益州通判,到了天禧元年(1017),刘烨被真宗任命为谏官。

再之后,又历任判三司户部勾院、右司谏、侍御史知杂事、判流内铨、三司户部副使、权发遣开封府事等官。

(s:权发遣开封府事,具体差遣和权知开封府事相同,带权发遣,只是因为资序不够,低一等为权知某某,低两等为权发遣某某,也就是低职高配。

这种情况在北宋,尤其是初期,很是常见,这也是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的好处之一。

任命相对灵活,既可以向上兼容,也可以向下兼容)

虽然刘烨和刘筠是同年进士,但论仕官资历,他的资历比刘筠更高一点。

另外,刘烨本来也是有机会成为太后亲族的。

刘烨担任权发遣开封府事期间,太后曾经和他攀过亲戚,毕竟,刘烨不止名望高,其亲族洛阳刘氏,亦是洛阳当地的名门望族。

身世,无疑是刘娥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她想和刘姓的名门子弟攀亲戚,也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

不过,刘烨并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最新章节第两百五十三章 担忧,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01/201048/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