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太子也不安全(1/2)

作品:《马踏飞燕之江湖

朱高炽能坐上太子的位置,最该感激的一个人,是他的儿子,就是皇太孙朱瞻基。

朱高炽生来端重沉静,爱读书,有学识,宽厚仁义。他的个性完全不像父亲朱棣,倒和那个已经成为禁忌的名字相似:朱允炆,也就是被朱棣以靖难为名消灭的前皇帝。朱允炆的存在,被朱棣刻意的抹杀了,连他的年号也被消除,朱允炆在位的时间依旧延续朱元璋的洪武年号。由此,可以想见,朱棣内心深处并不喜欢朱高炽。

朱元璋残暴,太子朱标和太孙朱允炆却都仁德;朱棣更像朱元璋,而他的太子朱高炽和太孙朱瞻基也儒雅仁义。

朱高炽只比朱允炆小一岁,在靖难之役时,由于肥胖不便随军作战留守北京,他团结上下,以一万人的兵力抵御住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保护了北京,为当时起兵造反的燕王朱棣解决了后顾之忧,立下大功。然而,朱棣依然对他心怀成见。

朱棣喜欢好勇斗狠的朱高煦,和年纪更小的三儿子朱高燧。

1402年,徐达的长子徐辉祖率军在南京浦子口打败了燕王朱棣,朱棣打算求议和,领兵返回北京。朱高煦引领蕃兵来救。朱棣高兴的说:“我已经疲惫不堪,然而我儿应当勇敢的战斗。”说这话的时候,朱棣手里拿着象征权力的钺仗轻轻抚摸朱高煦的背部:“努力,世子多疾病。”朱高炽身体不好,朱高煦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这是一种近乎于明白无误的宣示,告诉朱高煦,你很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皇帝。

朱高煦奋勇作战,打败了朱允炆的军队,改变了战局。靖难之役时,朱高煦多次解救朱棣于危难之际,立下赫赫战功。他期待着兄长朱高炽能早日病亡,却因自恃功高,骄纵不法,惹来朝臣对他多有不满,除了一些皇亲国戚,满朝大臣几乎都站在朱高炽一边。这让朱棣犹豫。

主持编撰了《永乐大典》的大明才子解缙时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虽然只是五品官职,却是内阁辅臣,辅佐皇帝办事,位高权重。永乐二年,朱棣为立太子的事问解缙,解缙虽然明知朱棣意在朱高煦,却竭力推荐长子朱高炽。朱棣怒形于色,解缙却不肯改口迎合,两人话不投机,气氛糟透了的时候,解缙灵光一闪,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棣本来愤怒的表情渐渐融化了,两人相视而笑。

为此,朱高煦恨透了解缙。永乐八年,已经被贬为外臣的解缙进京奏事,恰好朱棣北征未归,太子朱高炽监国,解缙觐见了太子就返回了。等朱棣得胜回京,朱高煦乘机告状:“解缙等待皇上出征时,才来京奏事,并且私见太子,又不等皇上回来就擅自离开,是没有人臣之礼。”朱棣大怒,解缙被下狱。其实当初解缙说出“好圣孙”三个字的时候,朱棣虽然笑了,却在心中种下了对于解缙的厌恶,就好像曹操不喜欢杨修。汉王朱高煦说解缙没有人臣之礼,虽是诬告,却说中了皇上的心思。

五年前,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报囚犯的名籍,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轻轻的说了一句:“解缙还在啊?”纪纲不知皇上的意思是惊讶解缙还活着,还是惊讶解缙怎么还被关押在大狱。朱高煦告诉他,应该把握住机会,不能放过解缙。

于是纪纲将解缙用酒灌醉,拖到雪地里埋起来,一夜冻死。死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身后更悲凉,家中财产都被查抄没收,妻儿老少宗族更被流放辽东。解缙死,让朱高煦略略出了口气。这一年,朱高煦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车马器物,私下里常自比唐太宗李世民。

朱棣深知朱高煦有夺嫡之意,但毕竟是自己喜爱的儿子。

一年后,永乐十四年,朱棣从征伐蒙古的战役中得胜回朝,随他同行的还有皇太孙朱瞻基,健康聪明充满活力。朱瞻基出生前,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朱元璋将手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踏飞燕之江湖 最新章节194、太子也不安全,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00/20069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