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久别的情怀(1/2)
作品:《马踏飞燕之江湖》司马俊若是有五百两银子,他宁愿买下云水的白玉镯。不仅是想帮忙,还有一点私心,他想买来送人。那可是度母的白玉镯,好像西北洮州的洮河砚,已经是上品好砚,读书人非常珍爱,可是若这块洮河砚还是苏东坡或司马迁用过的,那么在读书人心中便更多了一层爱意,这是文化的相通之情。
度母的白玉镯,送给可儿是极好的,保佑可儿,平安幸福。若遇见楚楚,她也想要,怎么办?也应该送给她,让度母保护楚楚,在人生的长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找到真正的快乐。
可是他没有这么多钱,谁有钱?颜雪有啊,颜雪若能买下度母的白玉镯,不也是极好的缘分吗?她看似什么都有,却高处不胜寒吧。让度母的爱,温暖她的孤单寂寞。
于是,司马俊对云水说:“任典性就是再怎么了不起,也不能一手遮天,你别担心,度母的白玉镯,明日我去问问颜雪,她一定能买下来的,她应该愿意的。”
云水眼睛一亮,却转瞬又黯淡了。
司马俊忙道:“颜雪若买,一定会付给你们一千两,而不是五百两,她不会乘人之危占人便宜的。”他似乎很了解颜雪,甚至已经帮颜雪做了决定。
云水摇摇头,“公子,我并非担心这些。”
原来周圣学被任典性挤兑的一肚子愤怒,他知道任典性的目的何在,更有了要全力保护好云水的急迫心情。可是他终究是个书生,没钱没势,手中难得有了一只白玉镯一个无价宝,却卖不出去,如何是好?
周圣学没告诉云水玉器行的事,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云水也没办法解决,何苦让她担心。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郑四千来了。
郑四千过去是周圣学的邻居,二人小时候曾在一个私塾读书,郑四千天赋很高,记忆力很好,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可是他对于读书没有兴趣。
“读一辈子书,也是个穷光蛋,有什么意思?”小时候他曾对周圣学袒露过心声。
那时一样年幼的周圣学不很能理解,“不读书,你打算做什么?”
“做生意,我要学范蠡,做天下第一的富豪,逍遥快活一生。”郑四千说到做到,读书三年,就辍学去做生意,从一个小伙计,一路艰辛如今已经是杭州城里大酒楼的掌柜。当然,离天下第一富豪的距离还很远,但是一个寒门子弟能有这样的出息,也羡煞了旁人。
郑四千早就举家搬了大宅子,也和周圣学久不来往,但这一日,他来了。
郑家原来的老宅子已经卖给了别人,他站在周圣学的庭院里,看着自家的旧宅,感慨万千的说:“时间过的真快,还没有仔细回味,我们已经长大了。”
“还好,没有老。”周圣学请他喝茶,二人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竹桌竹椅,简朴却也雅致。
郑四千的身上有一种阔绰人惯有的姿态,杭州富人们的举止做派他都有模有样。“从小我就佩服你,吃得了苦。书上说,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我眼里,你就是这样的人。”
周圣学奇怪他为何说起这些,只是笑了笑。
“多年不见,好些话想和你说,周哥,咱们去找个地方边吃边聊,如何?”郑四千说着话,就要拉起周圣学往外走。
周圣学架不住他的热情,加上近来气闷,也想出去散散心,故人相遇,总是难得。久别的情怀,也需要倾诉。
郑四千拉着周圣学做了马车,去了城里吃饭,是很高级的馆子,周圣学自己是断断舍不得去吃的。二人喝了几杯酒,周圣学就打开了话匣子,说起生活的苦闷,科考的不公,说起社会中的种种磨难艰辛。郑四千听着,点头,深有同感的样子,周圣学感叹的时候,他便也不胜唏嘘,周圣学愤慨的时候,他也一起同仇敌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踏飞燕之江湖 最新章节172、久别的情怀,网址:https://www.zuimeng.net/200/20069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