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3)

作品:《清明上河图

赵桓一听,便知道自己的好九弟赵构没少在这个老太婆眼前给自己下药。他前世就是性格坚毅,甚至是比较刚愎自用,令世更是贵为帝王,只有人听他的份,哪有别人敢如此和他讲话。

他扭头斜眼,看向这个走在自己前头半步的白发老人。

阳光刺眼,满脸皱纹的老人行走在烈日之下。

他没来由的心一软,只感到眼睛有点微微发酸,畏惧人发觉,急忙低头。

待这股情绪过往后,稍稍收拾好思绪,便向太后笑道:“不是儿臣不想议和,实在是那女真人虎狼枭境之心,哪里是真的要和咱们议和?前头说让了陕州撞关等地,后脚就又调集大兵,要兴军犯境。儿臣想,不狠狠回敬他们,打的他们畏惧了,他们是尽计不会将上皇送还回来,也不会真的有心议和。”

见孟后不置可否,便又道:“当年辽国契丹也不是一样么,若不是真宗天子御驾亲征,岂能一战而定大宋百年太平天下?可见,这些蛮夷是畏威怀德,只有先打怕了他们,才会让他们感受天朝圣教,从此不再动用刀兵。”

孟后猛然回头,向他道:“你有真宗天子英武么?”

她这一问,却是极有讲究。

他的丈夫哲宗天子,就是一心要效法祖宗,兴兵伐辽,成果被当时的太皇太后责问道:“你有真宗天子英武么?”

哲宗无言,一时无可兴对。而在他的统治下,宋朝党争越发严重,政治军事越发腐账落后,兴兵征辽一事,便被轻轻搁置,不再提起。

此时孟后再问,情况与当日不同,应对的人却更加不同。

赵桓左右四顾。见了除自己的亲信内侍之外,再无别人。因笑答道:“儿臣认为,儿臣英武强过真宗天子。”

“你?!”

孟后气极,认真想不到他敢这样答复。

赵桓一笑,轻声又道:“太后不信,且看将来。祖宗当然有祖宗的功劳,做儿孙的,也不必看着祖宗气沮。朕要强过祖宗,也盼着朕的儿孙强过朕,若是打定了主意要一代不如一代,这山河能保的住?”

“好。天子认真有志气,我这老婆子时日无多,且看将来如何。”

“这是自然,儿臣说地出来,便必定做的到。将来打败女真。迎回上皇和诸亲王、公主、嫔妃,戚里,其乐融融,太后必定可以意见到。”

孟后在心里叹一口吻,知道自己皇太后的身份。在这个越来越坚毅的天子眼中,已经算不得什么。

她面带苦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是好。

这个赵桓,认真也算的上是赵氏皇族中的异类。这种刚强坚毅的性子,除了开国的太祖太宗之外,只怕真的再也无人可及。

赵桓也不理她如何是想,只顺着自己的思绪持续说道:“九弟不幸身故,朕也很心痛。太后信儿臣一片真心。这心痛是因着自幼一起长大,兄弟之情难以忘记。”

孟后终忍耐不住,盯着他眼,问道:“官家,你如实说,你九弟是不是你下令害逝世地?”

赵桓并不避开她眼力,答道:“天家无情,朕落到九弟手里,势必也是如此。兄弟之情,到底敌不过天子大位。朕也不瞒骗太后,也不屑瞒骗旁人,只是太后问得,别人却问不得,此事也看太后自此忘杯,以后不必提起的好。”

孟后气的浑身发抖,抬起手来,想往打赵桓。

赵桓并不退缩,直视她眼,淡淡道:“朕自忖比九弟更能当这个家,他若是诚实在江南呆着,朕也不为难他。可是他弄不好,天怒人怨.扬州一役,为着他畏敌怯战,逝世了多少百姓,尸体遮满了江面!苗刘二人,是他一手提拔重用,到底反叛了他,为着何来?还不是九弟太不得人心。朕在陕西一意抗金,他却拉着朕的手脚,江南财赋不肯供给,甚至有传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明上河图 最新章节第四十一章,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3/19382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