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故人尽飘零!(1/2)
作品:《三国虎符》周围几人闻言脸上都流露出些许异色,此世虽说有嬴子戈崛起的影响,导致天下形势大变,但诸侯讨董之前的大势发展却与原本并无改变。曹操当初刺董出逃,路途误杀友人吕伯奢一家而后说的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传世之言,也随着陈宫投靠吕布且同曹操展开兖州大战而流传四方。
对于曹操麾下众文武来说,自家主公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自是不陌生,而如今这个能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主公却道出生于乱世,不负人、不负己便罢之言,岂不是让人觉得惊诧诡异。
众人面有异色,荀彧脸上却没有丝毫变化,曹操为人如何,早在他决心投靠之时便已通过重重渠道有多番考察了解。此时其所言,无非是时事感慨之语,当不得真。不过这对于麾下文武的影响......
一念至此,荀彧不动声色的望了望左右,特别是自家主公的神色,微微思索当即开口附和道:“乱世多难,百姓凄凄。正是万民盼明主出世整顿山河,独断乾坤之时。我等得以追随明公,自当尽心尽力,扫荡浑浊,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方可言道不负人,不负己!”
“好!还是文若知我!”本是心中一时触动而道出此语的曹操,在说出此言后,自是明悟得失。虽说以他的心胸并不在乎,不过周围文武脸上的异色却让他心中有些许无言。此时听闻荀彧之言,心中一松,脸色一缓,露出一丝笑意便顺着自家王佐递上的梯子往下顺道:“吾等生于乱世,自当一起奋力而为。今,得与诸公并肩,为天下搏出一个郎朗乾坤。孤可言,不枉此生!”
“愿为明公效死!”周围文武,以荀彧、夏侯惇为首,俱皆俯身称命,神色振奋。
......
春分绿野苍苍,万物生机复苏,自初春杀向荆州欲破自身困局的袁术在黄忠、文聘等人的奋战下,终归是败退而归。虽说保住了雷薄及江夏重城,为自身留了一条退路并和刘表拼了个两败俱伤,在短时间内消除了刘表这个大敌的威胁。然而从其出兵荆州所规划的根本战略目标上来说,袁术此战却也算得上是一场大败。最值得说道的可能也就只剩下其以上万兵马的代价护住江夏雷薄并打残刘表,为自身的困局消减了一些难度。
但此战后,其本就在纪灵战败身亡后大损的实力却是进一步折损。虽说从数量上来看,依然有着不输于曹操、刘备二人出征淮南的兵力配置,甚至要是加上被阎象收缩入寿春的二三万余郡兵,自家兵马的数量还要强上一线。可自江夏过六安而近肥水的一路上,袁术的脸上却从来没有露出过丝毫笑意。
肃穆,沉重,以及双眸中越来越危险疯狂的光芒,充分体现了他此时的状态。
实际上,曹操和刘备这次出兵淮南的兵力都不算多,之前袁术若是不管不顾荆州状况,一心一意倚靠淮南防线同双方大战,并非一定会败。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再无第三方势力插入,比如未曾和袁术进行江夏大战的荆州刘表。袁术若是没有死中求活,果断出兵荆州,那江夏必然会为黄忠、刘磐、文聘等人所破,雷薄及上万袁军随之覆灭。而后全取荆州七郡的刘表瞬间就有了力量继续出兵。有了加入曹操、刘备二人的行列,一起来淮南享受这场饕餮盛宴,上演一出三家分袁的大戏的资格。甚至有了足够力量威势的刘表还有可能镇住吕布这头猛虎,再让出些许利益号令南阳兵马共同出兵分割袁氏也犹未可知。
到了那会儿,作为夹杂在刘备、曹操、刘表这三方,甚至还有南阳吕布、江东孙策这五方势力之间淮南之地,真的就直接沦为了死地,静等为各方所噬。所以说,袁术当初的选择其实并没有任何错误,反而是死中求活的大妙之策。不过未能尽得全功的他,如今也只能返回寿春,以同等兵力应对如今危机四伏的淮南局势。
“国家,根据前方探子传回来的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虎符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故人尽飘零!,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3/19352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