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灾来了(1/3)
作品:《金钗布裙》大太监看了奏表上红彤彤加印,知道不寻常。虽然皇上难得心情好,打扰真是太不应该了……但皇帝也下过严旨,一等事态的奏表,不论时辰、不避厕上马上,到即奏!
太监把这奏表捧进来,恰打断了崔珩没说完的话。
一见这加印、还有来的地方,崔珩云华两个,都知非等闲。崔珩接奏表,云华告罪,敛袂退下——这顶顶紧急的国务,她到底要避嫌。
她下去安排了洛月进宫的事,又处理了几件宫务,云裳已知有西边紧急奏表进来,遣人对她道:我这里不知那边有何事,你呢?
云华回道:我也不知。只不过西边一向民生是紧张的,却夏种秋收,本该是松口气的时候,有什么紧急事态,要这时候送来?
云裳一听,民生,非关人事,也就不上心。云华倒心里一动,往清源馆这里伺候。
崔珩图方便,新的御书房也安在清源馆旁边。云华方回来不久,太监已传话叫了。
云华前去,停在书房门外、珠帘底下。
“你猜一猜?”帘子里头,崔珩道。
“蝗灾还是……旱灾?”云华悄声问。
一般来说,蝗灾比较可怕,但对西部目前的状况来说,旱灾,会更恐怖。
“大旱。”崔珩颓然道。
夏天的热浪,把西边的水脉烤得奄奄一息,已经有一些请求减税、免赋的奏表递到崔珩这里,崔珩也都准了。照道理,秋天应该可以支持过去,冬天,已准备好从南方调些粮接济他们,等到明年春天,再作道理。
但夏天还没有过完。可怕的沙暴起了来。
沙暴从没起得这样久、这样大范围、甚至侵入关内。
往常,碧绿的飞萧山挡着沙,山以内的居民,总觉得旱沙离着自己很远,而未城等关西城池,那一点点艰难的绿,也总撑着些儿。
但戎人占了关西之后,大量掠夺黑油、煤矿,连那点可怜的粗铁矿也不放过,他们大量驱赶汉人原住民。把地挖得蜂窝也似,一点后计都不留。他们退去之后,关西遍地疮痍。为着就地炼矿,把树木能砍的都砍了。再加上余秋山征讨阿逝时放的那把火!
再砍再伐,怎有火烧来得快。火烧起来后,本来将士人手就不够,余秋山根本就没有发兵救火。飞萧山已被烧得光秃秃了。
夏天。沙漠里白天极热、晚上骤然降温,温差大,本就容易起风,风卷尘沙,是谓沙风,风大了。便称作沙暴。
今年关西对沙风毫无缓冲能力、飞萧山也没有抵挡作用。沙风连绵不绝。所谓话赶话,风也赶风!到夏末,沙暴发展为前所未有的大暴风。将飞萧山上的砂石也刮起来,全往关内灌。现如今关内的农田,也给毁了,眼看秋收要完蛋!
当地的官员再不敢压着,快马加鞭急报送往京城。
急报的信封里。都夹着沙。那边的风大到这样的程度,隔着窗缝往里灌。官员写信。都避不开沙。
崔珩神色凝重。
云华也竟无一字可替他宽解!
大灾年,来了。
外头的官员也陆续听说了消息,一个个进观,跪在御书房外头。云华猛然省觉,她是什么时候进了御书房?要出去困难了。
崔珩抓住云华的手腕,不让她走。
这里只有她见过大漠的沙、斗过西边的旱,只有她屡经磨难、死里逃生,只有她心怀恻隐、又脚踏实地。崔珩抓她,如抓一块救命的浮木。
他不敢出珠帘,怕臣民看见他脸上的神情。
大战他尚且撑得住,凭血气之勇。他知道全国也不乏这样的血气之勇。但大灾……本朝经过大战,已然虚弱不堪,再难经这样一击,而熬苦,比打战更难。
你可以勉励几天几夜没睡觉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钗布裙 最新章节第十七章 大灾来了,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1969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