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故(1/3)
作品:《将骨》卫霍,在后代已然成了大汉历史永远的标记之一,并且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国民耳熟能详的悍将最新章节。班固在《汉书》中以‘长平桓桓,上将之元’高度评价卫青。后来曹操问其子曹彰的志向,他说:“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往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
将者,卫霍,乃是至高的光荣。而骑兵在日后战斗中所起到的非凡作用,更是让无数军人将领对这两个骑兵战法的改革者和集大成者,倍加推重。
这些,都是秦城记忆中的知识。
所以,固然尚不知从北方来救济左贤王等人的匈奴骑兵是何许人也,秦城让卫青往迎敌,再加之一千重骑,认为定然是绰绰有余,宰鸡用牛刀了。
战斗到现在,持续的时间实在并不长,只是战场的形势变更太快,让人在紧张与轻松、盼看与失看的情绪中不停交换时,倍觉时间之漫长。
此时秦城已经脱离了战场中心,立马到战场边沿的一处较高的草丘上,俯瞰全部战场。
到了现在,及时懂得全部战场的形势,机动做出断定,对于一个四万人的统帅来说,比身先士卒更加重要。
秦城的环首刀已经进鞘,在刀鞘与刀柄的接口处,一丝丝有些发黑的血液流了出来,还有些温热。
秦城将环首刀挂在腰间,左手撑在刀柄上,食指在刀把上有节奏的一点一点,他的视线里不仅有眼前正在混战的那三四万骑兵,还有在不远处正在鏖战的卫青所部和那一万匈奴援军,也有剩下的一大片空荡荡的草原。
本日有些微风,吹动着青黄的长草轻轻摆头,也吹动着秦城的红袍衣摆微微飘飞。
经过一番激烈拼杀,秦城的长发有不少从头盔中散落下来,其中有些夹杂着或凝固或流动的鲜血贴在他脸上,而有些则在风中飘舞。
秦城静静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有冷峻的眼力,看着眼前混乱噪杂的战场。
这一仗,局面要明朗不明朗,不明朗却似已经明朗。
只要顶住了那一万匈奴援军,只要将已经被围在中间的匈奴惨军杀尽,这场战斗,便可以落下帷幕。
但是事情,真的会如此顺利?
秦城不敢妄语。
商会情报队的事还纠缠在他心头,让他此时不得不又顾虑重重。
毕竟,商会那边出了什么状态?南宫商,此时又是身处何境?
一切都是一个谜,一个现在无法解开却让人心乱的谜。
秦城依旧立在原地,面无表情,眼神深奥,不远处,散出往的游骑在四野往返奔跑。
却说卫青,在看到眼前的匈奴骑兵临阵果断分流,让重骑这一蓄力饱满的冲击毫无用处时,心头便是一紧。
战场形势,向来都是瞬息万变,没有尽对能成功的部队,也没有尽对能成功的策划,战机稍纵即逝,一个不警惕没捉住,就会让几万人平白丧生。这些,卫青早就明确。
所以但凡大将者,必须任何时候都保持心头冷静,保持思维周密。卫青在刘彻身边呆了这么多年,一朝得令率军出征,自然不敢大意。骠骑营重骑虽猛,但卫青却不会将所有筹码都压在他们身上。
临战必有准备战术,必有准备部队,这是常识。
所以当雪狼奥妙的避过重骑兵锋,分向两边的时候,他便想见了对方可能实行的几种作战方案:一者为直接避过他们这一万汉军,直冲战场往救济左贤王;一者对他们实行拦腰截断。前一个战术看起来很直接,能够直达目标,但是,也是危机重重的一个方案,且不轻易实行。正面冲锋,想避就避,哪有如此便宜之事?再者,即便是侥幸避过,卫青这一万铁骑只需要一个回头,便能咬上这群匈奴骑兵的尾巴,到时候,他们要救济被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骨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故,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1942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