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和亲!(2/6)
作品:《大唐极品闲人》。
心中虽然疑惑,杜睿却也不敢怠慢,跟在太宗和李承乾的身后,小心翼翼的走着,一起到了承庆殿,刚进到里面,便发现原来不止是他们,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岑文本,萧瑀,于志宁,权万纪等一些重臣全都到了。
杜睿见状,也很有自知之明,慌忙退到了一旁,此前他曾听李承乾说起过,武德九年的时候,颉利兵围长安,太宗召范兴议事,范兴因为官职卑微,也只能站在大殿门口的屏风出,人家范兴当时好歹还是正五品的兵部郎中,杜睿现在可是白身。
殿上的一班大臣看到杜睿也是诧异不已,还没等他们说什么,就听见太宗道:“你站的那么远做什么,走近些,便~~~~~~~站在太子身后吧!”
太宗也知道杜睿是白身,按理说是没有资格过来的,只好这般安排,以免朝中的一些大臣非议。
好在杜睿不过是个少年,又久有才名,北伐时也曾立过大功,倒也没人说什么,所有人坐定之后,礼部尚书李孝恭道:“圣上!那夷男回到鸿胪寺之后,尚自不肯定罢休,搅扰着非要让圣上许配给他一个公主!”
长孙无忌闻言,怒道:“这夷男无礼太甚,圣上当予以严惩!”
杜睿在一旁听着,心里却是哭笑不得,这夷男该不会是把自己的老婆宰了之后,心理变态,以为自己是个大龄省男,娶不到老婆,就非吵着让组织帮忙解决吧!
长孙无忌出演斥责,在场的房玄龄,褚遂良也纷纷开口,请太宗严惩夷男,唯独萧瑀和权万纪不动声色。
太宗心里不痛快,见萧瑀不说话,便问道:“萧爱卿!你怎么不说话,往常这些事情,你总是比旁人多谢主意的!”
萧瑀思虑了片刻道:“臣是在想汉家和前朝的故事,在汉朝时,便时有公主远嫁匈奴,为中原谋得平安,前朝文帝,炀帝之时,也曾有宗室女许嫁突厥的,如今我大唐虽然说是剿灭了颉利,但是国力远未到前朝时的景象,目前最需要的便是休养生息,抚民以静,切不可再轻启战端,夷男虽然无礼太甚,却也是我朝在草原的盟友,须示之以好,圣上为天下社稷着想,何吝惜一女!”
太宗闻言,脸上的怒气更甚,但是见萧瑀面色不变,心中也不由得思虑起来,萧瑀所说虽然不合他的心意,却也所言不差,目前大唐确实太需要稳定了,北伐虽然打得痛快,却也基本上将几年的积累给打空了,这个时候,实在是不能再启战端了。
权万纪这人最擅长钻营,他见太宗陷入沉思,知道太宗心动了,便起身附和道:“圣上,臣以为萧大人所言甚是在礼,虽然如今公主们大多已经有了婚约在身,然圣上何不在宗室之中择一贤良之女,再不济也和寻一良家子,认为公主,许嫁夷男就是了。”
权万纪的话彻底把太宗给说动了,若是这样的话,不但复出的代价甚小,又能达成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杜睿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一阵冷笑,虽然后世对华夏历史上的“和亲”政策,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甚至还把历史上发生在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称为一项大事,歌功颂德,却不曾想到,正是因为这次和亲,文成公主带去了冶金,筑城,医药,农耕,等等多方面的技术,致使吐蕃国力不断强盛,终于在中唐时一举攻破了长安。对于和亲,杜睿一向认为那就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如西汉初年的和亲就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
纵观华夏的历朝历代,虽然汉唐时期武功强盛,国力称雄寰宇,但是杜睿最为推崇的还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极品闲人 最新章节第九十六章 和亲!,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9/194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