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1/3)
作品:《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又过了一个多月,宋先生已经把童生试的测验内容给黎锦和陈西然过了一遍。
但由于进度太快, 宋先生担心他们会记混。
毕竟单单《四书》就接近五万字, 陈西然还好, 他此前随着别的秀才学过这些, 有点基础。
而黎锦呢,宋先生看着他一路学过来的,此前几年, 黎锦的逐日表现都属于吊车尾。宋先生根本不请求他现在还能记得什么。
起初, 宋先生只是想让黎锦此次往感受一下童生试的气氛,过几年再真正参加县试。
所以说,他起初让黎锦抄书背书,也是对他的考验。
假如黎锦第二天的表现达不到他的请求,宋先生就会劝黎锦循序渐进,一口吃不了热豆腐。
反正他年纪还小,推迟几年测验也没什么。
没想到,黎锦就这么一步步保持下来,从《圣谕广训》到《四书》《五经》,天天都能背诵并默写前一日的作业。
当然, 假如黎锦只做到这一点, 宋先生对他的评价最多也就是刻苦、勤恳。
可黎锦不止能背诵, 他还能自己推断语句中的含义。
宋先生把带着注解的书交给黎锦, 看着他一边誊抄一边露出了然的脸色,宋先生自己心里都有点复杂。
爱慕、欣慰、感叹种种情绪交错在一起。
宋先生想,假如他当年读书的时候有黎锦这种天份, 大概可以往竞争一下案首的地位。
黎锦假如知道宋先生的想法,怕是只有苦笑。
他好歹是个奔三的灵魂,上辈子更是学过一部分《论语》,这才会提前懂得一点。
不过,黎锦能在两个多月里背完所有书,而且表现的一点也不比陈西然逊色。
天份和努力缺一不可。
眼看着快到中秋节,宋先生说:“如今需要熟记的书你们已经都背过了,接下来我要讲科举测验的行文规范。
这个领域你们可能会比较陌生,所以我会讲的慢一点。”
“科举测验,首先考的就是八股文,作甚八股文?
八股分为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点每一点又分为两股,合称八股。
八股文不仅请求写作情势对仗工整、平仄得当,往深了更请求逻辑周密,可以自圆其说。”
宋先生看着两人,道:“我现在不请求你们逻辑周密,最近这段时间你们俩练习对对子,练习平仄和对仗的把握。”
黎锦想,八股实在有点像律诗,每一句都得对仗不说,平仄、也就是声调的变更须得朗朗上口才行。
对对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道路。
宋先生说:“玄月之前,你们天天早上带着自己的默写过来,互相检查。随后背书对对子,我偶然会过来听。”
黎锦和陈西然应下了:“是,先生。”
可见宋先生还是担心他们会把这么多需要背诵的内容记混了,所以才留给他们时间再次默写背诵。
盼看在测验的时候不要出漏子。
为此,宋先生还强调了一句:“背书固然枯燥,但却是重中之重。
书背的不流畅,八股文根本写不好。”
他又说,“我当年参加第一场县试的时候,有个同乡的考生想要引用《尚书·秦誓》里的‘昧昧我思之’,成果写成了‘妹妹我思之’。”[注]
为了让黎锦和陈西然懂得,宋先生甚至落笔,写了这两句话。
黎锦颔首,表现自己懂了。
陈西然略带迷茫,他是记得这句话,但他也记成了‘妹妹我思之’。
宋先生到底当了这么多年先生,一看陈西然的脸色,就知道他心里慌。
宋先生看着陈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最新章节第 42 章,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82/1822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