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陈道的暴力美学(1/4)
作品:《帝国之鹰》布列斯特要塞是1830年在布列斯特老城基础上开端构筑,初建时是临时工事,1833-1842年间改建为永久工事。
该要塞坐落于穆哈维茨河和布格河两河支流及渠道分割成的4个小岛上,由中心堡垒和捷列斯波尔要塞、沃伦要塞、科布林要塞等三个要塞组成,各个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围,要塞之间用桥梁连接。
护城河和河道的支流围绕在布雷斯特要塞四周,要塞内遍布机枪掩体、狙击阵地。
中心堡垒外侧,由坚固的大约两公里的兵营构成环型营垒,营垒墙壁有两米厚,内含大约五百个炮塔,可认为一万两千人供给必要的粮食和弹药物质。
营垒墙壁密布火炮发射口和步枪射击孔,在中心堡垒的中心矗立着著名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该教堂从一八五六年开端修建,历时二十三年建造完毕,不但是中心堡垒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一个异常坚固的火力支撑点。
波兰战斗中,这个古老的要塞曾经落进德军手中,后来根据《苏德互不侵占条约》规定的边境线,德国将这座要塞移交给苏联。
根据对以往控制的这座要塞的相干情报,和空军航拍获得的照片,隆美尔和他的顾问们制作了沙盘,经过具体的研究后,他们做出一个勇敢的决定。
六月二十二日,巴巴罗萨打算发起日。面对古老的布列斯特要塞,隆美尔带领的第二装甲团体军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自要塞的南北两端一绕而过,直扑苏联腹地。
苏联守军并没有放弃要塞的防护而主动出击,而是很明智地选择龟缩在要塞内,利用要塞壮大的防护能力。将要塞打造成堵在第二装甲团体军后勤通道上的钉子户。
拔掉这个钉子户的重任落到了第十二步兵军的头上。
为了对付要塞坚固厚实的工事,第十二军除了下辖的31、34和45三个步兵师,还得到两个150毫米榴弹炮营,六个210毫米榴弹炮营,两个突击炮营和两个105毫米加农炮营的声援。
战斗爆发的第一天,第二装甲团体军的部队强渡布格河时。十二步兵军壮大的炮兵火力尽情地向要塞内倾斜炮弹,各种口径的炮弹流星雨般落在要塞内,大地在震颤,从空中到地面,布列斯特要塞的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着火焰与硝烟。
激烈的炮击持续了五分钟后,炮弹的落点便按照打算,向前延伸100米。
伴随着绵延不尽的“雷叫”,树林里,草丛中。河边的低洼地,第十二步兵军的步兵们矫捷的身影一跃而起,冲向布格河。
橡皮艇和冲锋船被扔进河中,步兵们一跃跳上船,利用雾霭和硝烟的掩护,滑动船桨,幽灵般穿过河面,达到河对岸。
步兵们迅速跳下船。超出倾斜的河岸,冲进高高的草丛隐蔽起来。全部过程顺利的如同一场军事演习。
战斗进行到中午,沿着草丛、花园,被炮弹轰到残破的大门,总之所有能够找到的道路,45步兵师135步兵团的三个营,分辨自要塞的西方、西南方和正南方攻进要塞。
130步兵团的3营也利用要塞外的野地。自要塞南部迂回到要塞正东面进行夹击。
攻进要塞内部之后,130团和135团的士兵们大吃一惊,之前炼狱般的炮击中,他们认为要塞内的守军连同要塞一同灰烬,谁知爆发近间隔交战后。他们才创造要塞的主体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只是外部多出无数深浅不一的弹坑,就似乎一个伟人被擦破点皮。
要塞内的守军反倒是被激烈的炮击唤醒,匆匆促结束美梦,拿起兵器投进到惨烈的要塞守卫战中。
攻守双方很快纠缠到一起,为了避免误伤,要塞外德军的炮兵部队结束大规模炮击,两个突击炮营冲进城内,为步兵们供给火力声援。
75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之鹰 最新章节第396章 陈道的暴力美学,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81/18187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