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利用 下(1/2)

作品:《神罪大明

满清凭什么能够夺得天下,不是他们有多好,而是他们比大明,李闯能让百姓多看到了几分活下去的希望。

冰河时期基本结束了,天下百姓十不存三,大量土地被荒废,而只要给予稳定的环境,不愁种不出粮食,而且人口锐减之下,粮食只会有剩余,百姓不用再担心食不果腹的日子。

对于满清朝廷而言,他们的负担亦是变,所以才敢给各地经历过战火严重荼毒的地方免除一切税收,自然轻而易举的争取到了民心,百姓所求不多,只要可以活下去,不会去管谁做皇帝,哪怕剃发为奴总比饿死要强上百倍。

而罗明堂可以免税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秦风需要大量金钱养兵练兵,罗明堂虽然有着巨大财富的积累,可不说平日里在军备上的消耗,一旦打起仗来花费绝对是天文数字,入不敷出之下,罗明堂的底子早晚也会被掏空。

大明亡国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财政赤字,军饷难以为继,导致军心涣散,兵变不断,所以要维持以及增强蒙山军的战力,不能仅依靠秦风的威望,来点实在的金钱犒赏更能让兵将产生归属感,军饷必需要有,甚至要多!

所以罗明堂不可能不收税,有必要的话还要收重税,可这需要民间富裕作为前提条件,否则老百姓们都穷的叮当响,再收重税必定失去民心,激发民变,大明濒临亡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罗明堂不会蠢到做这种杀鸡取卵之事。

于是,要在根本上解决收税的问题,那就必需要让老百姓变得有钱。

鼓励开垦拓荒,开发民间商业,发展水路运输,增进各地交往,以及人口变迁流动,这一切都是发财致富之道。

罗明堂在衡州府十分注重商业,在其他方面同样是大力扶住,建设,这才造就衡州府的繁华,他的一套致富模式也可以用在广西之上,可他要速成,就一定要让百姓们全力配合,而且不能依靠高压政策,唯有尽得民心,激发百姓自身的积极性,才是长久之计。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每一个掌权者都懂,而做起来却是无比艰难。

罗明堂亦是知道难度之大,所以他找到了陆东阳,利用他对鞑子刻骨铭心的仇恨,劝说他去各地策反。

陆东阳的人脉确实可以为策反提供便利,可人脉是有限度的,不给陆东阳面子的人可是不少,而既然劝说不成,那只有刀兵相见。

陆东阳一路策反,亦是一路征伐,他的二千兵没有什么战斗力,欺负一下城县还是绰绰有余,而这支叛逃之军在战火燃起后,不可能指望他们有蒙山军那样严明的军纪,怕是和贼匪没什么两样,老百姓只会跟着清军一起倒霉。

而随着战斗次数不断增加,陆东阳的两千弱兵在鲜血和杀戮的刺激下,会变得更加的凶残恶毒,犯下滔天大罪亦有可能。

罗明堂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而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陆东阳领兵犯下的罪恶越多,罗明堂只会越满意。

别人不作恶,他又如何可以扮好人?

在罗明堂的计划中,他会以大善人的身份去安抚那些被陆东阳伤害的百姓,获取好感之后,再让秦风派兵剿灭陆东阳的人马,从而化解百姓心中的仇恨,同时付出一定的钱粮补偿,经过这样的三管齐下,罗明堂绝对可以确立威望,赢得百姓信任。

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百姓被伤害时,家园亦是会有所损坏,罗明堂可以用为百姓改善家园,打造出一个可以抵御外敌的坚固堡垒为由,让百姓大规模的投入生产建设之中,相信到时候根本无需任何的鞭策,百姓们也会发挥出最大的热情和能量。

完美的计划,民心可得,财富可创,而要付出的代价只是一定数量的百姓伤亡,以及陆东阳那两千逃兵的性命。

百姓伤亡是陆东阳的逃兵造成,剿灭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罪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九章 利用 下,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79/17933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