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回 孔明出世(1/3)
作品:《无奈三国》袁绍那里因为丑的缘故而犹犹豫豫的不好受,可刘明这里也同样的被一个人说教的不得了。
这个人已经跟刘明絮叨半天了。刘明早就听得有点烦了。可偏偏这个人是刘明同样也不想轻易的开罪的一位,所以,刘明也只能无奈的忍受下去,耐心的等候这位大人诉说完他的政见和主张。并且还要摆出一幅虚心受教的样子。
原因无他,因为这位大人就是刘明得老岳丈——蔡邕。
刘明出于几千年来的传统化影响,对自己的这个老丈人还是十分尊重的。而且,刘明这个老丈人平常也是不显山露水的,总是尽心做好自己那一份的工作,从来没有仗着自己是刘明得老泰山身份,而做出过什么比较出局的行为。就连这一次,也是出于为刘明得大业着想,为了大汉民族的远发展,这才不辞辛劳的来此向刘明死策的。故此,刘明也只能保持着微笑的忍耐了。
终于,经过了漫的时间煎熬,蔡邕的篇大论总算是说完了。
刘明在蔡邕结束发言的一刻,暗暗的佩服:天啊!总算是说完了。我这老丈人这回足足说了两个时辰,这就是四个小时呀。我这老丈人还真不愧是一代宗师,真能说呀。
说实在的,蔡邕说了没几句,刘明就明白了,不就是反对自己悬赏花红,借助鲜卑人的兵马攻打董卓,以防鲜卑部族借机发展壮大嘛。可是自己这个老丈人准备的也太充分了吧,愣是从周天子遣彝人牧马说起,一直说到现在的窦宪击匈奴,摆事实,讲道理,溜溜说了这老大半天的。弄得自己好不难受。
此时刘明不禁得意自己的先见之明,早早的就把太师椅做出来了。要不言的话,还像自己刚来的那样,跪坐谈话,那自己现在还不得残废了。
不过,蔡邕说了这么半天,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最少刘明对自己花钱雇用鲜卑人讨伐董卓,会不会在击溃了董卓之后,却壮大了鲜卑产生了犹豫。
可刘明在通盘的核算了之后,却更加的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刘明信心十足的对蔡邕说道:“岳丈大人。您忧国忧民之心。本公敬佩万分。您的谨慎思虑,更是对本公敲响了警钟。是本公不致迷途出错。然,您的立论乃是建立在鲜卑毫无伤亡,而后得我财力壮大的推论之上。而今,我只悬赏花红,却不管鲜卑各族行事之经过。鲜卑各族出兵,粮草用度,由其自负。咱们是一概不管的。此乃是空耗鲜卑部族的实力。而在咱们悬赏的花红之中,除了粮食三十万斛之外,可再有一物是有利于他民族之生者?美酒、金珠、黄金宝镜,皆奢侈之物,除了迷惑其部族首领之外,于他鲜卑子民又有何用?且,美酒在鲜卑等塞外虽然昂贵,可在咱们这里却所费有限。而金珠财宝虽被鲜卑等部族认可,可如今咱们这里却又从新制定了货币,黄金等物不再流通。至于那黄金宝镜,虽然是稀罕之物,可是那也是咱们自己所制。如不是为了物以稀为贵,咱们随时可以大量制造。而那五匹布的补偿,更是他们鲜卑部族以性命才可换得的东西。鲜卑士兵拼杀战场者,必为族中之青壮,如若他们的青壮因此大量的伤亡,则他们的本族的实力必定元气大伤,他们今后的人口发展也会大受影响的。这样一来,只会便于咱们今后对他们的控制及融合。至于鲜卑部族借机劫掠咱们中原内地的忧虑,那更是不必考虑。董卓地处西凉,鲜卑各族出兵,自然从塞外草原进攻。何用通过咱们幽州这里?而董卓的实力庞大,如无咱们插手,焉能败在鲜卑部族之手?且,董卓与南匈奴关系莫逆,就算是董卓不敌,他也可以请南匈奴出兵抵制鲜卑部族。而南匈奴各部族,即使不看在董卓的交情面上,他们也不可能眼看着和他们同居草原之上的鲜卑部族发展壮大的。到时候,南匈奴和鲜卑部族之间也必然会牵扯出往日的纠纷,从而大动干戈。然,他们自相残杀之时,正是咱们从中获利之刻。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奈三国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三回 孔明出世,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77/17797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