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突进并州!(1/2)
作品:《重生之大汉天子》一路上,就算姜维什么都不干,光走路,走到现在这个地方也需要六个月。[燃^文^书库][].[774][buy].[com]【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因为路途实在是太远了,从汉中,带着大军,由于魏军压根就没有想过蜀军会朝并州这个方向进攻,而且在原本在并州的守军被司马懿抽调到长安去了,所以并州现在守军不是太多,所以在魏军没有防备的时候,姜维就这样一路打到夏阳港。
夏阳港是个什么地方呢?夏阳港位于黄河上游,在北方,于并州的西河郡遥相对望。而这个地方,是胡人和匈奴人的地盘。
姜维一路走来,一路打来,一路恩威并施,外加姜维本身武艺高强,一路上,不仅人手没有打少,反而越打越多,加上投降的招募的,现在姜维的大军已经扩大成了五万人了!
最后到一直打下夏阳为止,夏阳是长安治下的一个县,但是距离长安路途遥远,根本就顾及不到,又在黄河的西岸,其实夏阳港,说白了就在今天的汾河西岸,姜维的大军,已经深入少数民族境内,而且周围都是胡人,曹魏很少能管得住。
在我国北方的茫茫大草原上,数千年来一直生活着彪悍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自小就是从马背上长大,是天然的优秀骑兵,成年男子几乎不用训练便能立刻投入征战,所以游牧民族虽然人口不多,但却往往能集结起数以十万计的强大骑兵群,在茫茫草原上,农耕民族几乎不可能同他们抗衡。面对游牧骑兵的进攻,农耕民族往往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措施,比如修筑城池或者长城等防御措施。
在东方,华夏民族为了抵挡游牧骑兵,自春秋战国年代开始便修筑了横亘北方便将的万里长城,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防御设施。后来的秦始皇更是耗费十几万民力修筑了震古烁今的万里长城!
就因为如此,所以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来说似乎天生就处在进攻的位置上,而农耕民族则只能被动的依靠城池进行防御。
不过这一局面在公元前一百多年被东方的一个伟大的帝王改变了。这个帝王就是以武勋照耀千秋的汉武大帝。
在汉武大帝的努力之下,汉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汉军骑兵以义无反顾的气势深入陌生的茫茫大草原,转战千里,硬是凭借骑兵将鼎盛的匈奴大帝国给打得奄奄一息。
之,匈奴由盛转衰,很多时候都是向汉廷俯首称臣,虽然也有时反叛,但整体上对中原王朝表现的更多是臣服的姿态。
百多年后,到东汉时,匈奴自己因为内部权利斗争而发生分裂,一部匈奴南迁归附汉廷,当时的汉廷让南匈奴部众定居在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北方诸郡。至此,南匈奴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汉朝的藩属,接收汉朝皇帝的分封,为汉朝戍卫边疆。
曾经在鲜卑、乌丸等入侵时,南匈奴多次派军随同汉军出征。在东汉时,南匈奴可以说为汉廷做了不少事。
但南匈奴毕竟还是匈奴,他能成为很好的打手,也能成为最凶恶的敌人。之前董卓弄权的时候,南匈奴就经常趁机南下劫掠平民百姓,抢夺了大量的人口和粮食,可当时的诸侯正忙着各自大战呢,所以谁也没有闲工夫来管南匈奴,所以南匈奴得以在北方旁若无人的四处劫掠,最夸张的是南匈奴甚至劫掠到了离当时汉朝首都长安不远的地方。
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南匈奴见识到了魏国的强大,再次归附魏国,也不敢再南下劫掠了,对魏国皇帝以臣子自居。
现今中原大乱,在蜀国的进攻下,魏国是节节败退,本来在南匈奴的心中,魏国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但是随着魏国的接连战败,魏国的威信一落千丈,囤驻在五原一带的南匈奴已经露出不稳之相,如果他们反叛,魏国朝廷派在五原一带的官吏和少量的魏军根本不可能应付得了,何况在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大汉天子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八章突进并州!,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7/1794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