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1/2)

作品:《元笛

空留后世声声叹。[][].[][].[]

载舟覆舟天注定,

万劫不复眼前现。

只待一声惊雷动,

忠臣义士枉嗟怨。

日日欢歌时时醉,

暮看烟花忘归殿。

朝恋美人不览政,

肉林酒海史常见。

后世谁念先祖忧,

社稷长青是梦幻。

乾坤阴阳总易变,

正是:

道士摇头道:“非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告诉你,那笛子的主人,乃是昆仑山瑶池的王母至尊,我乃其信使耳!”到这儿,他一摇身,即刻变成了位妙龄少女。只见她衣衫绚丽,风姿绰约,脸上挂满了笑。见此,赵匡胤不禁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向西叩头,道:“多谢王母至尊!多谢信使仙子!我何德何能,得此厚爱,实是有愧!今后,必勤勉政务,亲爱子民,不负上天之重托重负……”信使道:“此言,倒的全是真心话,若无这点儿胸怀,谅我主也不会如此帮你,实话跟你讲……此玉笛也,乃往昔王母至尊授予禹王的那只……想当年,禹治水艰辛,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此仁人之心,感天应地,故主上以笛赐之,许其每遇灾难,吹之则逢凶化吉,百用百灵……后凡遇圣君明主,既遣使赠之,以助代天宣化,和善百邦,协调阴阳,使物各归其类,各循其道……今者也,既主上赐宝,必视汝贤良,望好自为之,不负我主期许……及至后世子孙,当善加劝勉,使其勿堕恶途……否则,此宝一旦收回,那时国破家亡,身遭凌辱,将受无穷之患也,汝当牢记!”赵匡胤吓得浑身打颤,道:“谨遵仙使的教诲,我必兢兢业业在宥天下,亦训导子孙敬业守成,远离邪恶之门……”信使道:“以后,只要记得这些就好……此次见汝,也无别的事,就是奉告笛之原委,望好自珍重!”到这儿,她往旁一指道,“呦!你看,那是谁来了?”赵匡胤扭头,见一只斑斓猛虎正张牙舞爪扑过来,吓得他惊叫了一声……

此事过去半年有余,一日太祖夜里偶然得梦,梦见那道士一瘸一点地破门而来,站在他床头道:“陛下,复识我否?”赵匡胤大惊,忙下床施礼道:“道长,您让朕好找!上次来,多有慢怠,本欲补过,可道长早已不知所踪,真是想煞朕也!今日,您既然来了,就务请多住几日,并收下赏赐……如果愿意,朕愿为您择地建观,一切日常所需,均由国家供应……”跛足道人微微一笑道:“多谢陛下了,吾常年浪迹天涯、散漫惯了,哪里受得了驻守一地的约束,那金银钱财更是与我无缘,一个修行之人,要那些做什么?毫无用处……”到这儿,他把话题一转问,“陛下,上次那玉笛,你也见识了,只要一吹,就能使天下风调雨顺,如此神奇之物,你可知它的主人是谁?”赵匡胤一愣,道:“那不是道长的宝物吗?还能是谁的?”

道士这一曲,直吹得人们十魂之中游走了七魂,剩下那三魂也跑到爪哇国去了。就在大家发呆发愣之际,忽听殿外狂风大作,远处雷声滚滚,不久便下起了大雨,如瓢泼的一般。这下,君臣众人都乐坏了,纷纷跑到殿外观看、狂欢。及至兴奋过后,回到殿内,却早不见了道士,只留下那玉笛摆在案上。至此,赵匡胤方知怠慢了上宾,忙派人四处去找,可偌大的京城,找个人哪儿那么容易,直寻了三日也无结果,后来见实在找不到,也只好作罢。但是,几天过后各地的奏报陆续进京,纷纷述普降了大雨,江河开始溢水,大有入汛之势,目前旱情已过,百姓们正在抢墒补种,生产都有序展开。至此,赵匡胤龙心大悦,更把那玉笛视为神物,供奉在观稼殿内,每逢初一、十五都派专人上香,恭敬得不得了。

天南地北祭恩神。

它日若得五谷丰,

力催雨司出天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笛 最新章节第一章 楔子,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6/16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