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万里路

作品:《仙都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大夏国元初十上下苦功。申无疆认清现实,终于失望了,只好把他带在身边学做生意,准备百年之后,把珠宝铺交给他打理。

申元邛一天天长大成人,生得一副好卖相,七分商贾的市侩,三分书生的清高,奇妙地融于一身,毫无唐突,令人印象深刻,主动亲近。他与一干官宦子弟往来,穿针引线,做成了几笔小买卖,申无疆渐渐改变了看法,觉得儿子弃文从商,未必不是一条捷径。

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有所不甘。

这天,申无疆在观鹤楼偶遇一个姓张的大海商,一来二去搭上了话,并席痛饮,谈得入港。张海商说自己的船停泊在福州港,可以装载六七百人和数万斤的货物,满载着真丝、织锦、陶器和瓷器,销往海外诸国,然后在当地购得犀角、象牙、珊瑚、玛瑙、珍珠、水晶、檀香、沉香、香料、樟脑、丁香、豆蔻等贵重之物,运回大夏国分销,一来一回,获利超过十倍。

申无疆闻言怦然心动,将那大海商请到家里做客,席间细细询问,颇为艳羡,言语中有意让儿子跟着跑一趟海船,赚些辛苦钱。张海商与他一见如故,慨然答应下来,说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有好几年不出海了,眼下在海船上做主的是他的儿子张乘运,禀性爽慨,他愿意修书一封,让申元邛置些轻软货物去往福州,搭他的船到海外游历一番,即使不能获十分的利,年轻人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申无疆听了正中下怀,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管生活比本家的叔伯要宽裕,他还是不愿意儿子像他一样碌碌一生,人前人后低三下四陪笑脸。走海运不失为一条发财的捷径,今后兴许能出钱捐个官职,光宗耀祖。于是他没有征得儿子同意,三言两语,就把申元邛的前程给定下来。

申元邛无法违抗父亲的安排,只好遵照张海商的指点,置办了丝绸织锦、绢花头饰等轻软货物,在两名忠仆的陪同下日夜兼程赶赴福州。一路问讯,马不停蹄,到港口见到张乘运,呈上他父亲的书信,张乘运果然是个爽慨的汉子,当场答应下来,在海船里腾出一个舱位让申元邛安顿下来,说他来得巧,再过一两日,他们就要启程出航了。

这艘海船的规模可以用举世无双来形容,船首高高耸起,雕琢成怪兽的模样,船尾是正方形,有十对船桨,两只铁锚,帆布制成的巨大船帆,仰头望不到顶。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每只桨由四人合划,全速航行要二百四十人,,但这七个字朗朗上口,只听了几遍就铭记在心,仿佛从小念熟的童谣,经人一提点,就像水一样流了出来。

到了傍晚时分,申元邛稍稍清醒一些,嘴里不停念叨这句诗,忖度着落花岛是不是确有其地。恰好张乘运和账房柳先生到船舱来探望,他们熟历海境,见多识广,申元邛顺势问起海中有没有一个地方叫落花岛。张乘运搜肠刮肚想了一阵,摇摇头,开玩笑说:“如果有的话,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吧!”

柳先生是读书人出身,颇有几分文采,低头琢磨片刻,随口说道:“落花岛中花倒落,不如用‘垂柳堤畔柳低垂’来对,上句虽然出得绝,勉强还可以对上。”申元邛愣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岛”、“倒”同音,“堤”、“低”同音,果然对得十分工整,如果不是柳先生一语道破,他还真听不出其中的奥妙。
本章已完成! 仙都 最新章节第一节 行万里路,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6/16464/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