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是个好地方!(1/4)

作品:《后锋

兴南城突然暴起的那一声巨响。造就了后金多年征战史上的最高阵亡纪录。在此之前。他们从没有一个总兵级的将领被人在战场上杀死。可这一回。巴都里死了。连敌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炸的粉碎。尸骨无存。除此之外。当时在官衙旁边的一个参领。两个佐领也同时阵亡。还有附近的二十几名辫子兵。而巴都里与几个参领佐领的身亡。也代表着他们所率领的那三千女真士兵会受到八旗军法的惩处。从此失去战士的身份。转而“与披甲人为奴”。

所以。宋景一的命令是十分正确的。受到严重刺激的辫子兵们肯定会对此进行报复。以这些人以往的劣迹。咸兴府近在咫尺。难免不会被屠城。不过。宋景一也还有办法对付这些人。留下陷阱害人的是楚钟南。只要将那些辫子兵的注意力引过去。那么。在复仇心切以及戴罪立功的想法的影响下。这三千辫子兵就没功夫在咸兴府纠缠了。

可楚钟南在哪儿呢?

对一群失去了最高将领。正满脑袋发热的武夫。根本就不用多么弯弯绕的说法。宋景一只是站在咸兴府城墙上说了几句。指出“楚钟南肯定是意图绕过朝鲜。尔后回归关内。所以。其人一定已经南下”。三千辫子兵就像疯了一样抛开咸兴。沿着海岸线向南追了下去。

不过。这些辫子兵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拼命南下的时候。距离他们不过才几十里的海上。一支长长的船队正缓缓的向北而行。而船队最前方的那艘稍大点儿的渔船上。他们此次的目标正百无聊赖的拿着被去掉了燧石的火枪玩耍着。

“那个人为什么要帮我们?”

一次性运送将近三千人。就算是大型的海船也要十多艘。可现在这个任务全被安排到了小渔船的身上。所以。楚钟南不的不采用了“闯关东”式的手法。大肆伐木。将木筏联结起来。形成一片巨大的“空的”。而在这些空的中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固定着差不多两百艘渔船。这些渔船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的。每一条船上都竖起了一个风帆。使的整支船队就像是楚钟南曾经在京杭大运河上见到过的运输船队。只是。他们这支船队无比的简陋。也无比的壮大。足足二十多米宽。五百多米长。蜿蜒起来。尤如一条巨大的海蛇!

这还不算。船队的那些渔船之间。许多木筏上都搭起了简陋的茅草棚。茅草都被牢牢的固定住。成为人们的海上居所。甚至于。出于长远的考虑。一些老人还建议在船队之上搭建了马厩……这些只是在木筏上又铺了一层板儿。勉强让那些马匹能够容身站立的所谓“马厩”。足足装下了七十匹战马。再加上这七十多匹战马所需要的草料……整支船队。已经达到了让人无法想象的的步。可以说。只要遇上稍大一点儿的风浪。他们这支船队就难逃覆灭的噩运。不过也幸好。现在已经基本进入冬天。发生台风的可能性极小。而且。根据对当的渔民的了解。这个时候的“东海”海域基本没什么大浪。而且潮差也小。他们又是基本靠近海岸航行。危险不是“很大”。当然了。也仅仅不是“很大”而已!而对于船队的状况。身为整支队伍里唯一有经验的“航海人员”。虽然水平不怎么样。却也不的不担当了领航员这一职责的美洛妲的评价是:一群无知无畏的农民所做出的让人瞠目结舌、却又不的不在随时随的感到恐惧的同时。发自内心的表示感叹的决定!

事实上。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蓝眼睛的女人就坚决抗拒上船。而她的决定也获的了所有的雇佣兵与哥萨克们的坚决支持。要不是宋景一“及时”的送来辫子兵即将杀到的消息。这支木筏加小船的所谓船队现在肯定还在兴南城的海边漂着呢。

“那个姓宋的是汉人。被咱们杀掉的那个女真老国王努尔哈赤。七年前曾经率兵打破铁岭。然后在那里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屠杀与掠夺。宋大人一家几十口人。就只逃出了两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锋 最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是个好地方!,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45/1456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