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 交锋到顶(1/2)
作品:《甲午崛起》萌少爷还是佩服李鸿章等人的远见卓识的,只是因为统治集团**孱弱,并不是说李鸿章这个级别上面不得力,至少,李鸿章的很多做法,萌少爷是觉得很不错的。≧≯
徐桐哼了一声,“李大人,你也不要将洋人说的太厉害了,咱们现在是不能将洋人都赶走,不过,这也不代表洋人的那些个障眼法就有多厉害,西方妖孽们的横行霸道,只是暂时的,只要咱们泱泱中华同心协力,将圣人之道学好了,何惧洋人?”
萌少爷听过徐桐的大论,也是彻底无语啦,中国现在不行,原来是因为写的还不够好啊?
徐桐这种人,莫非真的打算靠着写,将洋人都写死吗?
恭亲王奕訢的身边,文祥和宝鋆左右分坐,沈桂芬也在下陪着。
这种时候,本来应该恭亲王说话,不过奕訢不是喜欢打冲锋的人,奕訢选择了沉默,自然该当由宝鋆或者文祥来说。
宝鋆:“加强国学自当奉行,不过,学习洋人的新式科学,和加强国学并不生冲突,此事,已经是争执已久的老黄历,无谓再连番累牍的辩论!”
徐桐高声道:“宝中堂此言差矣,派遣几个学生留洋,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先不去说,我看是没有什么用的,但是此例一开,学子们必然人心浮动,如若大家都想着出洋,走不学无术的捷径的话,又如何会不对我大清国学造成影响?宝中堂,你不觉得你的言论甚为荒唐吗?”徐桐哼了一声,道:“而且,等你那些留洋学生归国,带回来一大堆乱七馆,又有上海广方言馆,又设有江南、金陵、天津三处制造局,福建还设了船政局,但这些仅能步西人后尘,无法学其精华。我欲强大,非学其精华而不能达到目的。想将西人现有之强国精华,真
正窥探明白,非选派幼童深入其国学习不可。此种念头,并非督臣曾国藩、抚臣丁日昌与臣突奇想,实已探究多年。请皇上、两宫皇太后明鉴。”
徐桐跨前一步,禀道:“禀皇上、两宫太后,臣以为,李鸿章适才所言,于情不符,于理有悖,实属荒谬之极!我大清乃堂堂****圣国,皇上及两宫太后恩泽四海,岂是小夷小邦君主所能及?如今夷人窜入我境,形同鬼怪现身,显其制器淫巧,不过张天师魔法一样,吓吓人而已,岂能视作常情?臣还有一比,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到头来终不过是一只猴子。臣恳请皇上、两宫太后明鉴,万不可被妖言所惑!”
李鸿藻未及徐桐把话说完,便腾地迈出一大步,朗声道:“禀皇上、两宫皇太后,圣人有云:君主当以德治国,臣子当以忠报国。我大清立国百年,拥有四方疆土,恩泽遍及四海,小夷小邦莫不急相朝拜,靠的就是一个‘德’字。圣人所谓厚德载物,此之谓也。务望皇上、两宫太后明察。”
一人未及李鸿藻退下,便从后面旋风一般地走了过来,当庭跪倒。
李鸿章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方知是内阁学士翁同龢。
翁同龢大声说道:“禀皇上、皇太后,臣以为,曾国藩与李鸿章所请万不能答应。我大清立国百年,靠纲常维系至今。设若将幼童派赴西人那里,必沾染西人的匪盗习气,回来之后,性情定然大变,甚而坏我伦理,乱我纲常,其患更大于夷患。万望皇上、两宫太后三思!”
翁同龢是咸丰朝状元,笔下功夫自然好,谈吐也好,颇负盛名。他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让各位王公大臣毛骨悚然,脊背凉;慈禧太后也愣怔了许久开言不得。文祥这时跨前一步,说道:“禀皇上、两宫太后,奴才也想说句话,请皇上、两宫太后恩准。”
慈禧太后点了点头,说道:“文祥,你说吧。你是怎么想的呀?”
文祥说道:“禀皇上、两宫太后,奴才以为,翁大人的话有道理也无道理。翁大人适才所言,幼童到了西国之后,必沾染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午崛起 最新章节0250 交锋到顶,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34/13441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