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那暖阁中全都是首辅之臣(1/4)
作品:《明医》正 第二百四十一章 那暖阁中全都是首辅之臣(3240519)
。
小説第二百四十一章那暖阁中全都是辅之臣
“严嵩徐大士”
如果说刚才驸马爷和夏阁老到场是掀起会场内的第一次的话,那么现在两位内阁辅臣联袂而来,就无疑是掀动了第二波的潮耳边甚至齐刷刷的响起一片衣服的摩擦声,紧接着在场几乎所有人都站立起来
环顾左右,恐怕除了暖阁中的驸马爷和夏阁老没有起身相应,其他大部分人都有几分跃跃欲试的冲动
不冲动不行啊
就说眼前迎面走过来身穿极品朝服,一脸威严不苟言笑的正是礼部尚、武英殿大士严嵩
此人字惟中,号勉庵,江西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一年乡试中举,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会试考中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可是严嵩初露锋芒,却不想正赶上朝中党政不断,连带着他也跟着受了排挤牵连
却说当时正是刘瑾执政其间,刘瑾专权误国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又因为焦芳挑唆,以至于朝中大臣互相倾轧,最后甚至分为了南北两大阵营,相互攻讦
后来江南一派的士大夫在权力斗争中落入下,备受打压,特别是江西籍官员是凋零殆尽,纷纷被贬官罢职,有甚者是丢掉了性命致使得当时朝野上下声鹤唳,所有南方官员惶恐不可终日……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出入官场的菜鸟丁严嵩,被迫黯然的递出辞呈,以病请归
如此便开始了他达八年的“半隐居丁优”生涯
在家乡钤山之麓建钤山堂隐居读的八载里,严嵩也不是没有收获,他最富盛名的著作《钤山堂集》就是在期间诞生的,然后他又总纂《正德袁卅府志》,诗峻洁,声名愈著
一直到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严嵩才得以还朝复官,后来又执教过宫中内堂担任过南京翰林院侍读,直到嘉靖四年调回北京,升任国子监祭酒,也就是现在徐阶的官职也曾是被视为士林领袖的人物
可是此人终究还是太过急功近利也就是在明世宗嘉靖七年,严嵩奉命祭告显陵,等回来的时候,这位似乎也想要给自己谋取一点政治资本,于是就胡说八道说显陵出现祥瑞,结果嘉靖皇帝也没管真假“大喜过望”立刻就升迁其为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两年后又改任吏部尚
只不过看似升官,其实熟悉明朝官场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位严嵩严大人是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当时明朝官场分为南北两套班子,南京的那套班子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就沦落成为政治斗争失败者养老的地方
可以说这位严大人好不容易勃起了一把,结果还没有把住嘉靖皇帝的脉门,被来了一个“明升实降”
之所以如此,这里要介绍一句这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方的纯德山上,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也就是说严嵩原本是替嘉靖皇帝去给皇帝的亲生父母扫墓的,可是谁都知道,当年嘉靖为了父母尊号的事情和朝中大臣们闹的很不愉快,也就是后世著名的“大礼议案”为了给父母正名的事情,嘉靖皇帝当时不知道跟着着急上火成什么样子,晚上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头都是一把把的往下掉,等好不容易把事情平息下去了这朝堂之中,也被皇帝和大臣们搅合了一个元气大伤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严嵩替嘉靖扫墓就扫墓,可偏偏弄闹出一个所谓“祥瑞”的幺蛾子
难道严嵩就不知道嘉靖皇帝触景生情立刻就想起来多年前的陈年往事,人家皇帝是想要低调的,不想再为了自己的父母再次闹得鸡飞狗跳,人心不安
于是乎严嵩没找好切入点,结果他就杯具了
这或许是严嵩人生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医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一章 那暖阁中全都是首辅之臣,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21/12196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