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1/2)

作品:《明医

第十六章吾家有女初成

北方的初春,清晨雾霭沉沉,沙洲上寒气刺骨。

旭日东升,鸡鸣三遍,袅袅炊烟自芦苇荡中升起,才为一片寂静的草甸中带来些许生气。

正所谓是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有沈村的村民起来整理早饭,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沙洲返回村子。在这一刻,大家都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守了大半夜的官军已经被那位小戚大人带走。临行之时,这位小戚大人还对村民担保,地方上一定会拨出钱粮资助沈村重建,并对有功之人申请奖赏。这个消息对家园被毁的村民而言,无疑是惊天之喜。惊喜过后大家心中也难免忐忑官府的奖赏和补偿能不能兑现——哪怕这个小戚大人再三保证。

念及此处,这一夜除了孩子们,几乎所有人都是辗转反侧,侧夜难眠。

因此天还没亮,就有人先行一步,搭乘小船返回了岸上……

“多煮些姜汤分给众人,这清晨晨雾大,寒气重,别好不容易躲过了海寇却又受寒病倒了。”

一处刚燃起的篝火旁,七叔公双手背在身后,絮絮叨叨的指挥沈铁柱干活。

“七叔公你就瞧好吧,吩咐俺办的事情啥时候办不好过!”铁柱这人就是老实,谁都能指使的动,虽然没什么出色的本事,大家却也都很喜欢他。相比那个整天只知道惹是生非的大栓子,铁柱在村里的口碑可以说是相当好了。

七叔公随手捡起一块树枝丢进火堆中,又拿起锅铲在面前的铁锅里搅了搅……这老年人都是觉少,早早的起来也是精神抖擞。看到铁柱一字不差的按照自己命令的去做,便很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转头看向身后不远处的一个简易帐篷。

“赵先生可曾起来了?”

铁柱一抬头,露出一张蹭了几条炭黑的黄脸,嘿嘿笑道:“刚才还见过赵先生和二丫一起去岸边打水,叔公,赵先生当真要留在咱们沈甸村了?”

七叔公满脸笑纹,一双昏花老眼里掩不住的得意。不过表面上他还不免斥责铁柱说:“以后先生与二丫的事情你不要到处多言,管住你的嘴巴……对了,二丫现在有大名了,赵先生亲自给起的,叫雪。”

“沈雪……啧啧,俺只听说过官家的小姐们才有名字。咱二丫不成想也成小姐了。”铁柱笑的合拢不了嘴,还不住的赞叹二丫福气。但更多的还是高兴赵先生答应暂住在沈村了!别人或许不知道,他铁柱却是亲眼看过赵先生有多大的本事,而且人家赵先生还能够得到戚大人赏识,要不是七叔公出言挽留,没准人家赵先生早就跟戚大人回县城里享福去了。

想到这里,铁柱又不免佩服起七叔公来。

没错,赵越竟然决定留在沈甸村了……

沈二丫也改了名字叫“沈雪”……

而这一切,似乎都是在一夜之间决定的……

………………………………………………

就在昨天铁柱搭建的简易帐篷内,二丫……不,是沈雪……正在一只木盆里反复用清水洗涤一块麻布。而在她的身后,赵越跪坐在地,用自己的手掌按在自己额头上,转而又按在为昏迷不醒的沈雄头上,为他测试体温。

“可惜没有体温计啊!”赵越叹息一声,用手直接赶出,虽然能够感觉到沈雄的体温高低,却是无法代替体温计判断出一个准确的数值。

外科不比内科,体温高就是发烧那么简单。这其中还涉及着身体恢复程度,体内器官炎症是否扩散等等因素,最直接的是影响如何施药。

当然了,在沈村这种缺医少药的地方,除了赵越背包里那数量极少的常用药物,就没有其他的可用了。好在戚继光临走时答应替赵越在县城购买一批中药材救急,至于说到时候如何使用,就要看赵越大里的那点中医药知识忘没忘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医 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21/1219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