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斯夫公司(1/3)

作品:《巨人

凯马特kar的名号在美国本土以外叫得并不响,向中国读者介绍这家公司的最简便方法只有一个:它是现代超市型零售企业的鼻祖。

凯马特之于零售业,正如福特之于汽车业。综合性零售企业的行业标准一度是由凯马特创立的。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世界首家使用了现代超市收款系统,这些都是凯马特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这些短句中都应该再加上三个字——“曾经是”。

美国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身边的社区里会没有一家凯马特。但是将来的某一天,也许,“kar”这几个字母将永远停留在20世纪。

零售业历史上最大一宗破产案

迫使凯马特申请破产的导火索,是其食品供应商弗莱明公司决定暂停向其供货,因为凯马特没有结清过去一周的货款。

1999年,凯马特和超市供应商弗莱明公司签下了价值45亿美元的合同,指定后者为凯马特的惟一食品供应商。这份合同对弗莱明公司来说简直是好处多多:其一,弗莱明从此后1/4的收入就有了稳定来源;其二,凯马特和弗莱明每7天就结一次帐,这远远快于弗莱明通常的30天结帐的速度,同时也快于凯马特与其他供货商的结帐周期。然而对凯马特来说,这不啻于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凯马特一次付不出现金,不履行这份标的额巨大的合同的责任就可以将它逼到破产。

圣诞和新年假期过后,凯马特的帐簿上已经摞起了15亿美元的应付帐款,因此任何人提出的现金支付要求都会给它极大难堪。零售业咨询师沃尔特·罗伯介绍说,弗莱明是凯马特最大、最重要的供货商之一,凯马特却欠着前者7800万美元的货款,可见凯马特的处境何等艰难。可是凯马特一分钱也拿不出,除了申请破产保护,它没有别的选择。

然而,弗莱明公司当初的精明现在也变成了愚蠢,它的管理层没有想到,那份划算得厉害的合同将它和凯马特变成了系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这家于1968年就在纽约证交所挂牌的公司一向业绩良好,广受投资者们倾心,然而随着凯马特跌进了日月无光的破产深渊,弗莱明一年前曾摸高近38美元的股价也一路跌到了今天的15.5美元。

9·11和安然案的间接牺牲者

分析起来,凯马特的破产和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也有着间接的关联。首先,凯马特和保险公司签定了一种履约保证,根据这种保证,当凯马特没有履行合约时,保险公司会代其支付工人的赔偿金以及枪支和酒类销售所欠的债务。然而,自从同样依赖这种履约保证的安然破产后,保险公司出于安全起见而抬高了履约保证的价码,要求保证方提供更多的现金担保,因此凯马特不得不掏光手中的现金去填补这个由安然掘出来的窟窿。

其次,由于安然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破产案,这使得供货商和银行家们变得史无前例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发出去的货和贷出去的款会收不回来,因此货主们纷纷要求货一到就付款。弗莱明一看到凯马特这周没有按合同把钱打进帐就急了,在它的催逼之下,凯马特的查尔斯·康纳威和董事会主席詹姆斯·亚当森连忙关起门来商议对策。然而迟迟没有下文的密议更是引发了其他供货商的恐慌,众人纷纷表示要向凯马特停运货品。无奈之下,康纳威和亚当森只好跑到法院去申请了破产保护。

此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凯马特没有抓住圣诞和新年这个购物狂季带来的大好机会。尽管凯马特一再强调9·11事件之后美国人都捂紧了各自的腰包,由于担心随时会撞上失业的厄运而不敢花钱,但是它也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未能在2001年底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扬之际减少亏损。事实上,我们正是需要从这里入手,才能找出凯马特未能保住百年老字号的深层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巨人 最新章节德国巴斯夫公司,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7/11731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