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 外交的背后(1/5)
作品:《光绪中华》“在菲律宾问题上,大英帝国不承认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军事存在,根据菲律宾政府1092年声明,菲律宾的地位应当且仅应当作为大英帝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陛下属下的自治领地,其他任何政治形式的存在,大英帝国都将视为非法,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制造菲律宾事件的中国皇室及政府承担。”的声明是用来回复中华帝国负责菲律宾事务的醇亲王载洸在上一年度12月26号的讲话中传递过来的向英国示好的讲话的。
这是19o5年新年伊始以来大英帝国外交部第一次记者问答会中,在回答大英帝国对于中国宣布完成他们在菲律宾的第一阶段行动计划的反应时,由发言人彼得洛伊向众记者做出的官方版本的阐述,在这样的一段讲话中,可以看出英国人目前的难处他们只能在口头上对菲律宾问题上的新变化表达自己的不满,事实上他们无法从军事上做出任何激烈的反应。没办法,在亚太地区的三国博奕中,任何对甲方的军事行为除了要考虑甲方本身的实力之外,还需要考虑乙方可能做出的任何举动。
事实上英国情报部门也能够从德国太平洋舰队的出航记录中看出些什么。
海军就此询问过内阁的意见,内阁的回复是在彻底解决德国人或者中国人之前,菲律宾问题可以暂时不作考虑,但应在培植反抗势力方面下功夫。
当收到情报部门有关英国此项决策的消息时,我人正在江南,此次下江南其一是为了江南春闱的事情,近期以来。有相当多的声音在报纸上出现,言说科举拔士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理当以其他方式取代。这些人提出了问题。科举制度也的确存在问题,譬如太过追求通才而不适应当前国家急需方面人才的现实。
但是作为考试制度来说,这种考试选拔国家官员地制度本身没有错,我也征询过几位朝中元老包括新派教育的奠基人物,从西方留回来的国家教育总监容闳地意思,他们也都认为科举制度稍稍加以改革,增添各专门类别的单项考试选拔也比较适应当前的国家发展形势了。贸然取消科举。那么势必就要重新开辟一条国家官员选拔的路子出来,目前暂时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已经施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官员暂时不大动。修修补补暂时先对付着,只是加了一道旨意七品以上官员必须要有大毕业,以应付目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不上大直接参加大比地现象,同样的。乡试等各级别地考试,也改由各省统一从校中举办,类似于后世的高考入考试的形式,通过看可以由各省报名单到教育部统一授举人出身。也算是一个强迫性质的要求全民参与综合性普及教育地措施。
当然,教育方面的费用。从蒙童到大,只要能念到的,费用一些食宿方面需要以工代捐以外,如果说食宿也全部由国家包办的话,这部分的钱算下来是一个天数字,幸而现在妇女还没有解放,穷人家地女人念书的只是少数,单是初步不考虑女的开销。每年全国有近五千万人的各级生,每人每年平均花五十块银元,就是二十五亿银元的开销,这已经约等于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了,所以,说是全包,其实只是在一些富庶地区的大城市有所普及而已,好在中国此时地士绅阶层还保持着捐资助的好传统,还没像后世那样多的是为富不仁,每年各地的教育机构,总能与巡抚衙门一起,从当地的富家大户那里,收来不少的款项来贴补教育方面的缺额。生们所要付出的,就是帮善人们当当廉价劳动力罢了。
当然,眼下不用负担生的食宿费用,这笔教育经费也还是拿的出来,每年近十亿银元的教育拨款户部从来不敢打马虎眼儿。教师工资和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的两项大头,算下来开始是要苦一点,等几年校舍建的七七八八了,也就差不多了。而国家那些新兴的资本家阶层,作为国家政革的既得利益者,该他们吐出来的,还是要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绪中华 最新章节第二七二章 - 外交的背后,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6/11622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