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 东海总督(1/4)

作品:《光绪中华

一片破败之像的景福宫内,摇曳的烛光下的李载冕心中一片狐疑,抹了抹冷汗,犹疑的看着袁世凯道:“监国大人所言甚是,这天大的事……孤……明日便上奏章请改贱名。”

“王上啊王上。”袁世凯哈哈大笑起来:“什么事情都等王上想起来,天都塌下来了,王上没仔细看过册位诏书么?是册李冕为朝鲜国王!”

汗珠涔涔而下,李载冕心头一阵慌乱:“那……监国大人所说的这第二件呢?”

“王上请看。”袁世凯递上一沓书信,戏谑的笑君着李载冕道:“这上来乃是兴寅君之孙李址镕的信,册封王世子事,址镕似乎有不同意见呢。”

李载冕想起奏疏北京请立自己儿子李峻镕为王世子的折子如石沉大海一直杳无音讯,却原来是这个李址镕在捣鬼。正要震怒说话,袁世凯却打断道:“王上不必动怒,该当如何,本监国自有主张,王上继续往下看,这王世子职位,似乎很难定得下来呢。”

这接下来的,正是袁世凯近来在私人宴会场合向外透露朝廷正考虑王世子人选的口,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意见,以私人信函形式给他的回复。其中,丰壤赵氏,青松沈氏,南阳洪氏,以及牛峰李氏都是农商世家,经济利益决定了他们更加支持处世比较奢华,而且对恢复传统紧缩管理不太感兴趣的李址镕。而李载冕上台之后以血腥霹雳的手段处理闵氏和金氏两大家族,也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朝鲜这样的传统封建社会里,大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朕系,所以,除了潘南的朴氏因为专事农业。与其他家族关系不是那么密切地关系,所以依然支持李载冕之子,较为老成持重的李峻镕。除这一家之外。另外的五家都是反对者。

李载冕不免有些心惊起来,虽说自己年方五十,还有一二十年好活,但是这储君之位,不能一日虚悬……如今朝鲜局势,皆决于眼前这位监国大人一人,之前晋李峻镕为永宣君时。袁世凯也是一句话就同意了,如今这……他又是什么意思呢?李载冕开始有些动摇了。

五大家族反对怕什么?只要有清军地支持。五十大家族都无所谓。李载冕缓和下来,向袁世凯示好道:“监国大人,我朝鲜已向皇上请表册封永宣君李峻镕为王世子。万请监国大人在皇上面前促成此事,也好解我朝鲜臣民之惑。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好说好说。王上既有此念,世凯便上请册世子之折,这都不是难事。”袁世凯满口说好,突然又深深叹了口气道:“王上有所不知啊,世凯东来之时蒙皇上陛见。皇上再三吩咐世凯三件事。”

“请监国大人明言。”自打这场谈话一开始便已经完全被袁世凯的神态说话所牵引的李载冕很配合的发问道。

袁世凯又是一叹,摇了摇头道:“这其一便是册定新君,王上出身贵胄,人品端正,册王上为朝鲜国王,实乃朝鲜国民之幸。王上继位以来,以迅雷之势肃清罪族,此诚英明之举也。”

李载冕很是汗颜。族诛闵氏和金氏,乃是袁世凯一力授意他进行的,也是他登上王位地交换条件,袁世凯现在这么一说,便是将这事情的主谋者责任推到了他的头上,但是面对袁夸奖地语句和咄咄逼人的目光,他不敢不接下来。

“其二便是朝鲜东面已无倭人之威胁,国内应可裁撤甲兵了,朝鲜乃我大清藩属,世凯以为本宜应仿琉球体例,不留军队。然皇上体念朝鲜新蒙不测,可以保留五万军队用来维持国内,这事情世凯一直还没有着手进行。有负皇上重托,世凯惭愧啊,唉!”袁世凯摇了摇头。

李载冕心思电转,朝鲜十五万军队,如今只剩下大约十一二万地样子,裁撤个六七万人也没什么,皇帝说得在理,东无倭人之患,北无罗刹的威胁,朝鲜的确没必要有那么多军队,多了恐怕让人攻讦朝鲜有异谋,照撤就是了。开口道:“待明春之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绪中华 最新章节第一七一章 - 东海总督,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6/11622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