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悲乎朝鲜(1/5)
作品:《光绪中华》上海吴淞港,是皇家海军南洋分舰队的母港,自从1885年的中法战争镇海保卫战之后,南洋舰队的前身南洋水师受到重视,这些年来的造舰购舰计划也有相当的部分惠及到这里,最明显的标志,乃是从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抢购回来的李靖号巡洋舰,依照大清海军随着战列舰购舰计划新推出的战舰命名法则,战列舰由皇帝的名号命名,比如将来就要有汉武秦皇等战列舰。而巡洋舰一级则由史上名将命名,当时迎入这艘新型的巡洋舰时,名字便是由南洋舰队官兵一同公推,以唐时大将李靖李卫公获票超过关二爷十七票的微弱优势命名之。
当然,提名的那位仁兄没敢把岳武穆一块列进去让人选,这个东西在本朝是忌讳,当然,到了合适的时机后,他就会发现这种忌讳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南洋舰队,自从镇海保卫战中损失了驭远号巡洋舰和澄庆号炮舰后,便面临着一轮重组,先后与几乎全军覆没的福建船政水师以及江水师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整合,由江水师提督李成谋统领了几年后,李成谋病死,南洋舰队便与恰好有意向南迁的中英联合舰队进行了联合,两只舰队以吴淞港为共同母港,南洋舰队作为中英联合舰队的中方舰队加入,接受联合舰队的指挥,但有相当大的自主性,相较于以往的混遍联合方式比较有利于培训海军官兵的基本战术素养,如今这种方式似乎更加有利于指挥官的培养。
一开始,整支舰队的配备,除了李靖号属于最新的舰艇,比较先进之外。其余的轻巡洋舰都有舰龄老,火力弱,吨位小的毛病,是以,紧急在江南造船厂也就是中英联营皇家阿姆斯特朗船厂采购了两艘轻巡洋舰,吨位在三千多吨,因为工期紧的缘故,这两条船都不如李靖号那么先进,但是作为新舰,也要比致远这样的老舰要好些。只是南洋水师人才比较凋零,不如北洋舰队那么人才济济,这从两支舰队的司令官的配备上就能看出,北洋以三提督领衔,手下副将参将一堆,而在南洋,一个参将就是个稀罕人物了,而新式海军人才也是济济于北洋。当然,这个问题随着日本威胁的解除,海军的战略重心南移后,随着明年新的一轮英国培训的海军军官到位后得到彻底解决。
因为这两艘舰是临时凑起的缘故,所选择的名字也没那么显眼,只是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战将来命名,虽然乐毅与廉颇在地下也许会对自己所配的两艘三千吨级巡洋舰有所不满,但是对于将来的造舰计划而言,水兵们显然更愿意将关二爷这样级别的人物留到后面去。
自从皇家海军北洋舰队移镇巨岛以对付日本人的压力后,南洋舰队便奉军部调令,在舰队司令官副将徐顺的带领下,以旗舰李靖号为首,携轻巡洋舰乐毅号,轻巡洋舰廉颇号,轻巡洋舰寰泰号和镜清号,配备炮舰恬吉号,策电号,飞霆号和虎威号,龙镶号,镇安号,形成三六配备,加上一些辅助舰只,一起开赴威海镇防,并随时准备投入后续战斗。而至于上海江一线的防务,则是利用中英联合舰队的英方舰队的威势了。毕竟,如果悍然对上海吴淞港发动攻击,便等于在远东地区同时开罪英国和中国,而现在在这片广袤的区域上,有这么大胆量的国家还没有出现。
在接到军部拟发的克日护送山东陆军,并龙旗军攻击日本的圣旨后,南洋舰队上下便开始忙碌起来。但随后又接到圣旨,南洋舰队暂归刘步蟾节制,在三日休整后对崎发动攻击,务必全歼崎港日本海军船只,并肃清陆上防御火力,为陆军开辟一个登陆场。这样的命令其实是十分伤害南洋舰队的自尊心的。当然,由于徐顺也是福建人出身,对于北洋福建班也是颇为服气的,特别是北洋舰队全歼日军常备舰队主力,战绩摆在那里,也不由他不心服口服,而且,从远来说,刘步蟾立此不世功勋,将来前途不可限量,配合好刘提督,才是在海军界安身立命的正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绪中华 最新章节第一三五章 悲乎朝鲜,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6/11622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