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3109:42:50

小界岭战役曾被称为“第二个台儿庄战役”,或称“小台儿庄战役”,极言作战场面之激烈。

台儿庄大战时的敢死队队长仵德厚曾经说,小界岭战役是他从军生涯中所经历过的最激烈也最残酷的战役。一个近3千人的团打到后面,连炊事兵和抬担架的加一起,才剩下3百人不到。在仵德厚的记忆中,小界岭甚至比台儿庄都令他难忘。

如同金官桥的李觉一样,孙连仲身边也有一个苏联军事顾问。让这位顾问惊诧的是,当前线出现危急情况,小界岭眼看守不住时,身为第4兵团司令长官的孙连仲竟然拿起一支手提机枪,带着卫兵亲自冲了上去!

最高长官都这么拼命,底下官兵没有不舍生忘死的道理。当然除了守军能战且不怕死外,苏联顾问在工事构筑上的高水平,也是“联合登山队”始终登不上小界岭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人把庐山金官桥的艺术搬到了大别山小界岭,他充分利用这里林密山险的特点,设计了重叠多层且大纵深的前沿阵地,这些阵地全都可以进行交叉**击和掩护,让京都师团和荻洲师团疲于奔命,大吃苦头。

五天之后,连京都师团也感到了脚下乏力,孙连仲开始转守为攻。

又过了五天,孙连仲也学上汤恩伯,派出部队迂回至敌后。虽然不可能将日军全部予以包围,但今天攻据点,明天搞伏击,后天抢粮食,同样弄得两个师团在前方鸡飞狗跳,坐立不安。

小界岭激战40天,第2军始终没能够走捷径翻过大别山,一直到中 队撤离武汉,这里都固若金汤,连只苍蝇都飞不过去。

京都师团在“小台儿庄战役”中伤亡不小,这一点,只要看看它**后面跟着的小弟就知道了。荻洲师团参加“联合登山队”,不仅没沾上京都师团的光,还再次摔得鼻青脸肿。本来富金山之战后已经进行了补充,这下又打缺了口,检点人马,每个中队由180人剧降至40人不到,等于整个师团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隔着一座大别山,另一支野兽军团也正度日如年。

说是说休整,可是连睡个觉都睡不安稳,在黄梅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都有人在外面咣咣地踹门。

刘汝明虽然撤退,但白崇禧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黄梅。实际上,在他的谋划中,黄梅和身后的广济可联成一线,于守军而言,地形极为有利。

薛岳依庐山而战,所以南浔战场(南昌-九江)才能打得风生水起,白崇禧要依大别山而战,他当时看中的就是黄广战场(黄梅-广济)。

早在九江失守前,白崇禧就设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于广济,并召开秘密会议,将黄广划为固守区。

固守区也就是死守区,当然不能轻言弃守,因此在苦战多日的刘汝明撤离后,白崇禧仍然誓夺黄梅,而他所倚赖的生力军,则是刚刚从广西调来的一支新编部队——第84军。

(1299)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最新章节第1322节,网址:https://www.zuimeng.net/115/115561/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