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帝师(2/3)

作品:《平凡的明穿日子

沈青儿就见前一刻一群倚老卖老,连路过的侍郎前来问好,却爱答不理的老才子们,呼啦啦的纷纷立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纳闷道:“这是谁呀?好大的面子。”

“徐三爷,快来我身边坐。”李大人也热情的招呼来人。

“徐三爷?莫非?”沈青儿身子一颤,这位玉树临的男人竟是他的三哥?果然有些相像,赶忙小走一步,离开了李大人的怀抱。

来人正是徐灏,今天他也是途经水榭,听说一帮老家伙在此聚会,不好不进来问候一声。

“李公德高望重,最疼女孩子呢。”徐灏边走边拱手,“诸位大人我还有事,不打扰大家的兴致了。”

“不行,不行。”众人自是不肯放他走,非要徐灏入座不可。

徐灏本待婉拒,就听李伯春指着沈青儿,介绍道:“你肯定没听过青儿的绝唱,不可错过。”

“哪个青儿?”徐灏想起了翠柳的话来。

“姑苏青儿。”李大人拉着徐灏的手坐在身边,很大方的把沈青儿推了过去。

沈青儿不知徐灏已经知道了她,半嗔半喜的道:“徐大人好,奴家唱了一曲,谁知激上了李老先生,想奴哪里有什么绝唱呢?”

说着纤手摩挲着徐灏的衣袖,分外殷勤,“请大人鉴赏奴的昆曲吧。”

李伯春大笑道:“昆曲好,快来一曲,我们洗耳恭听。”

沈青儿习惯性的轻笑道:“偏不唱给您听,看您乐些什么。”回头一笑,就着徐灏刚刚放下的茶杯,端起来润了润喉,唱道:“扰情怀夜依卿旁,啼痕点点青山上;今朝堤畔萍逢,洵是良缘天相。感深恩山高水,痛微躯残膏剩香,恨入章台肮脏,昔日青青,偏愧问东飘。”

众人轰然叫好,唯有徐灏神色略显古怪,望着外面好像在思索什么。

翰林院的马大人大约五十来岁,走过来说道:“下面该小生唱了。李大人,下官主动请缨做个秦重吧。”

李伯春笑着点头,马大人又看着徐灏,特意对沈青儿笑道:“你不要着急,我也是代徐大人的。”

就这样一男一女唱了起来,徐灏心不在焉的听着,心里委实厌烦,谁乐意陪着一帮为老不尊的家伙?

唱完了,马大人见徐灏看都不看沈青儿一眼,笑道:“落魄穷儒。何来金屋?徐大人身边不缺绝色,我是代李先生唱的。真要量珠下聘,还请先生自己出场吧!”

李伯春欣然道:“那就让老夫来献丑。”

众人都以为他要接着唱下去,这可是稀罕事,不免静坐准备倾听。徐灏也很是惊讶,俗话说年老如顽童,作为帝师,真的要当众唱曲?

其实称呼帝师是抬举了李伯春,这样的帝师多了。起码不下十七八个,真正这天下有资格称帝师的,还健在的总共有两个,一个是姚广孝。一个呢就是将来的帝师徐灏了。

徐灏是朱高炽郑重让太子拜的,不是说教授些问就是帝师了,姚广孝不是帝师胜似帝师,作为燕王不可或缺的存在。又辅佐朱高炽登基为帝,在明朝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朝野内外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皇帝对之言听计从,才配称作帝师,而徐灏同理可证。

明朝的帝师不多,比如建朝的方孝孺,万历皇帝的张居正,天启皇帝的孙承宗,其中真正被赐封称帝师的,唯有开国功臣刘基一个人而已。

人人都以为李伯春要唱几句,谁知人家走到靠着墙壁的桌子前,拿起支笔,在沈青儿的团扇上写起了蝇头小楷。

见他自己喜滋滋的,纷纷过来围观,不多时做了七绝两首,把笔一扔,笑道:“三十年老翰林,轻易不敢作楷,今日竟为青儿破例了。”

把扇子还给了沈青儿,李伯春又说道:“随便用着吧,手腕生涩,怕被人取笑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九百章 帝师,网址:https://www.zuimeng.net/0/3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