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奇迹(2/3)
作品:《平凡的明穿日子》 1427年,在塔霍夫附近,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军远征都被击退了。
可以说胡斯战争的巨大影响波及深远,让频频惨败的德方深受启发,为日后涌现出的各种军事思想提供了借鉴与启蒙,也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震动。
后来胡斯党人分裂为温和派和激进派,经济政治上较为稳固的温和派开始和天主教私下勾结,由乡下农民和赤贫者组成的民族革命军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农民军因没有明确而切实的纲领,经过期战争,很多人已经不堪重负,感到疲惫和厌倦,加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各阶级间的利益分歧极大。
最终贵族阶级和市民阶层公开背叛了军队,力量是塔博尔派的三倍,遂于1434年大获全胜,从此捷克沦落为了三流小国,几度被列强吞并。
当然这些都与徐灏没什么关系,但是却和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关系,不管好的坏的,谁能否认欧洲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除了捷克波兰等国家为了反抗德国的战争外,英法的百年战争仍在持续,还有十年的休战期,能够鼓舞士气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圣女贞德出生了。
这些战争无不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骑兵在战场上的统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步兵能够击败骑兵的思想流传四方,步兵的重要性从此不断提升,骑兵则最终消失。
当北方全民皆骑兵的大敌再不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后,徐灏知道还是不能松口气,因为新的大患将很快被俄罗斯等西方列强所替代,现在的大明能否顺利的成为列强之一。参与到瓜分世界的游戏制定者中间,乃至是雄霸世界的最强者呢?
徐灏摇了摇头。暗道操这份闲心干啥?想得太多了。
随手拿起一份邸报,上面是朱高炽晓谕都察院,以前因虑在外诸司行事与民有不便之处,偶而遣宦官前往查询,未曾有所委任,况在外有都司、布政使司、按察司三司以及巡按御史。近来得知。宦官多有干预有司政事之事发生。故此,都察院可移中外周知:自今以后,严禁宦官干预有司政事。
徐灏对此没什么想法,历朝历代都懂得宦官能带来的危害,可也没阻止住,明朝不会成为例外。
又见邸报上因工部尚书宋礼在治水中,大力推荐工部都水主事蔺芳,被直接升为了工部右侍郎,他也很高兴。
蔺芳是洪武年间的举人。曾官至刑部郎中,后来做了吉安知府,因事被贬为了普通官吏。此次随从宋礼治理会通河,发明了一种加固河堤的方法。把木头编成大捆,里面填满瓦石,然后打桩固定,再用木头横贯桩柱,牵筑到堤上,如此即可久起到加固堤岸的作用。
这个法子,一直被后来的筑堤者使用。蔺芳此人侍母至孝。他和宋礼皆是难得的清官能臣,大明不可多得的栋梁。
此外还有乡吏白英被升为了县令,前年中原发大水,宋礼征调民工十七万人,由于会通河缺乏水源,深入察看沿河的水系、地形,在汶上东北的白家店村,遇见了小吏白英。
白英为人固执刚正,极度反感权贵,认为官宦锦衣肉食者多为蠢材,见这位宋大人好歹布衣微服,跑到乡下来问计问策,态度虔诚,便将他多年积累的治水通航的想法告诉了宋礼。
白英提出“借水行舟,因汶济运,挖诸山泉,修水柜”等良策。宋礼听了后大喜,遂邀请白英参与其中,采纳了他的建议,使得会通河得到了充足的水源,大大提高了运河的航运能力。
徐灏对此很感兴趣,急忙翻找相关书,才知光是引汶水的工程就有三项,第一步是修筑戴村坝,第二步是开挖小汶河,第三步是修建南旺枢纽,不禁为之拍案叫绝,心服口服。
首先戴家村的地形两岸夹着山,坝基稳定,距离南旺较近,直线距离只有38公里,是分汶河水运最好的制高点。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八百一十二章 奇迹,网址:https://www.zuimeng.net/0/3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