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精尽人亡(2/3)
作品:《平凡的明穿日子》背地里无所不咒,此后改口老吴老吴的叫,没有一点尊敬的意思。
第二天坐着轿子去徐府给王玄清贺寿,把暂时不能人道的丈夫丢给了金珠。
徐府大家凑份子过生日,沐凝雪吩咐芷晴去收齐银子,心说若办到太热闹了怕老爷不高兴,而要是过于简单,太太面上又交代不过去。
斟酌再三,请来一班最有名的小戏台子,来自苏杭,杂耍一类一概不要,把心思都用在了菜式上头。
大清早,王玄清穿了一身礼服,先给大太太王氏行礼,过来给老太君和萧、刘二位太太行礼。
刘氏赶忙扶起她,萧氏笑道:“好生替我款待,让她舒舒服服的受用一天。”
沐凝雪和萧雨诗答应下来,晴雯笑对王玄清说道:“二奶奶听见了没有?回头可得依着我们。”
不一时萧姨妈梅氏和临安公主等人都来了,徐翠桃等姐妹皆在厅上等候,春月夏雨和王玄清昔日的丫头等人,提前一天已经住进了园子里,陈师娘和夏雨的婆婆一并受到邀请,甚至连芝嫂子母女都在受邀之列,当然此乃徐灏下的请帖。
倒是城里的世交好友没有邀请,但徐青莲和王家的女眷俱都齐齐赶来,到处都是女人,一群群的女孩子花团锦簇,绕座生春,十二分的热闹。
全族各房的妇女丫头和有体面的家人媳妇们等等,人人也来凑趣,这么多人见着王玄清,都忙着给她拜寿,还有一些晚辈得磕头行礼,顿时笑语喧声搅在了一起。
徐灏和徐淞徐海徐湖躲在一边吃茶说笑,不久徐汶来了,说道:“多谢三弟。”
徐灏知道是为了感谢送去的道人,据说徐汶为了复仇,特意找来了三十个中年妓女,把药给道人和女人们都用上,真真活生生的令道士精尽人亡。
酒席摆在千寿堂周围,大家伙一起让王玄清上座。王玄清只是退让不肯。萧氏听见她们在那里三推三让的,不禁笑道:“你们二嫂子若不肯坐,我可亲自来送酒了?”
还是红叶痛快,走过去说道:“今儿什么日子。二嫂你不上座。叫谁坐呢?难道叫老祖宗来安席吗?”不由分说的硬推着王玄清坐下了,大家这才各自入座。
说说笑笑间。戏班里的女伶来请点戏,萧姨妈先点了一出“别巾”,梅氏点了一出“吃糠”,王氏推说不大懂得。萧氏再三让她点,方点了出“赏荷”,随后萧氏和刘氏各自点了一出。
王玄清知道老太君喜欢吉祥的戏,便点了儿孙福的报喜宴会,紧跟着大家都各自点了,最后沐凝雪点了个“诰圆”。
徐灏对这些戏是一点都不懂,每次都鸭子听雷看个热闹。只有涉及到历史上的典故趣闻时,他才会有些兴趣。
戏台上的女戏子演唱起来,竟没有一个超过二十岁的,大多十三四岁。身段窈窕相秀气,声音清脆动听,看着就让人喜欢。
徐灏微微摇头,他永远没有能力拯救所有人,很快把圣母心态扔到一边,嗑起了瓜子。
先是把吃糠的苦情戏演了,意思是先苦后甜,众人看着看着都替赵五娘可怜。戏全名应该叫做赵五娘吃糠,乃是源自秦腔的曲目,取自南宋戏“赵贞女蔡二郎”,明代有人据此写了“琵琶记”以及“赵氏贤孝宝卷”。
这戏乃青衣的重戏,当然那时有没有青衣徐灏不知道,只看到一个女子倾情投入,唱的是哀哀凄凄悲悲切切惨惨。
戏大意是汉代陈留寒士蔡邕上京应试得中,招赘于牛丞相府,家乡连年荒旱,其妻赵五娘煮米养亲,自食糟糠。后父母双亡,五娘卖发葬亲,并描容上京寻夫。后来牛丞相奏明帝,蔡、赵、牛三人同归故里,修坟祭祖。
艺术的感染力很强,就好似后世看电视电影,观众会受到剧情演技的影响留下眼泪,在场很多女人也伤心落了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章 精尽人亡,网址:https://www.zuimeng.net/0/3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