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恶僧(2/3)

作品:《平凡的明穿日子

,除非那屈伯明犯下了大罪,不然绝对不会对秀才动刑。

另有人急道:“说了半天也没头没脑,别打断了他的话头。”

中年人解释道:“打的却不是他。话说他住在东郊一带,教蒙以糊口,妻子何氏相貌端正,不知哪一日来了个五台山化缘的和尚,说是个会治病的有道高僧,叫做法云。和尚看上了何氏,几番去他家募化,何氏不假辞色都回绝了。谁知前晚三更天,法云潜入何家脱衣上塌,竟要强迫何氏苟且,而何氏死命不从拼命叫喊,邻居闻声赶来相救,结果法云武艺不俗,一连打伤了好几个人,赤体逃跑了。

此事当即轰动了东郊,近千人一起出来捉他,因那贼秃慌不择路,夜晚跌倒在一个野坑里,满身都是臭粪,才被众人抓住了。

送到了县衙,谁知县太爷不肯坐堂,押坐在班房里头,将受伤并捉获贼秃之人反倒是打得死去活来,说是京师重地并非应行捉奸之人,又未在奸所捕获,人证物证不全,将法云无罪释放了。

当时屈伯明上前叫屈,县官不理撵了出来,这不百姓跑到了顺天府告状,我恨不得撞进县衙打那贼官一顿,一路越想越气,几乎把肚皮都给憋穿了。”

有人怒道:“这须用去年三月初六那响雷,把赃官贼秃一斧一个,立时劈死方出我胸中之气。”

又有人说道:“总之是个和尚,便有五六分可杀的了。奸邪盗贼走投无路就去削发避罪,此种恶事本不稀奇,但可恨他瘟官枉断,这才是千古奇闻。”

姚广孝顿时有些尴尬,暗自把此事记在心里。徐灏皱起眉头,丈夫不在家,妻子喊救命,如若邻居不赶来救助的话,这在明朝是大罪,朱元璋苦心制定的地方之策好就好在这里,元朝把汉人守望互助的传统搅得支离破碎,明朝重新恢复了道德礼教。

弊端则是出自税赋上面,一家缴纳不出十户邻居得一起罚钱,逃走则所有邻居跟着受连累,明朝之所以流民屡禁不止就是因此,一家跑路动辄全村人都得跟着背井离乡。

姚广孝沉着脸道:“水有源,木有本,最近屡有恶僧仗着佛为护符,贫僧定要扫除佛门败类。”

徐灏笑道:“小事而已,兴许眼下那县官和法云已经被顺天府处罚了。”

那些人发了一通牢骚,便开始吟诗作对,徐灏和姚广孝起身走出湖心亭,有人讥讽道:“看,又是一个贼秃,呸!”

徐灏刚要发作,姚广孝拉着他自嘲道:“算了,说来说去监管僧人不力,其罪在我,被骂也是活该。”

徐灏顺水推舟的道:“这几年天下太平了,出家为僧的人确实越来越多,此以往非是好事,是得管管了。”

姚广孝点头道:“明日就拜托户部上奏,去年一年,浙江诸郡的军民子弟,私自削发为僧跑到京城冒请度牒的达一千八百多人,必须得严加制止。”

徐灏摇头道:“高皇帝早有定制,民年四十以上才许出家为僧,今犯禁如此之多,真当朝廷会袖手不管嘛?我等遵纪守法丝毫不敢疏忽,而他们却肆无忌惮,让兵部把这些人全部送往辽东甘肃编籍为军。”

边走边说,二人抬脚进了湖心岛上的寺庙,欣赏着四周的垂柳,就见一个小沙弥跑了过来,说道:“家师奉拜。”

徐灏惊讶看去,就见后面站着一个人高马大的和尚,带着一串拳头大的佛珠,笑容可掬的向他们行礼。

姚广孝也显得很惊讶,竟然不认识这和尚是谁,不过离京一年多而已,京城佛门人事已然发生了变化。

凝雪坐月子时就在这湖心岛静养,徐灏对岛上之人都非常熟悉,瞅着这位陌生的大和尚,生得暴眼赤腮,油头紫面,一脸的络腮胡子,脑后项间青筋虬结,应该是来自青藏一带的番僧。

单单看面相就不像是良善之辈,身材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二章 恶僧,网址:https://www.zuimeng.net/0/3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