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败家(2/3)
作品:《平凡的明穿日子》,愁拿不出十万银子买命?押送青州往叛逆里审问,你表哥一定就是个叛逆,最少五万两整,少一两也不放人。”
王如玉心说如果徐家拿钱,别说十万就是百万也是小事一桩,就怕你们没胆接。一边暗自唾骂,一边天天苦苦替徐汶哀求,细说家里卖房弃产,金银细软折变一空,也止凑了两万多两。
罗龙哪里肯信?死活不松口,还亏张典从旁相劝,方才依了两万五千两,额外还要五百两的好处,说是赏给跟随的小厮们。
王如玉打发人回去要钱,耿氏只好变卖首饰家具田产等,好不容易凑齐了六千两送去。
王如玉得了银子加上先前的两万如数交割,岂不知张罗二人禀告齐王一万两,那一万两进了指挥柴直的口袋,五千两被他二人私下瓜分,五百两分给王府相关之人。
次日,青州官员发下官,言徐公子是个赌徒,并不知收留叛贼等事。将徐汶按照大明律的赌例,打四十大板释放回家,斥责之言一字没有,立即着行泰安武,奉命行事。
这官其实是齐王府出的,罗龙直接给王如玉看了,然后封漆盖印,让王如玉自己拿回泰安州投递官府,笑着道:“我就不差公人走一趟了,又省了徐公子几百两,这个人情送了你吧,不愁徐公子不重重酬谢,所以你得终身感念我,去吧!”
王如玉得了票欢喜无限,谢别二人出来和两个家人说了,将剩下的一千两,他俩一人分二百两,他自己得了六百两,加上出狱的徐汶,也算是最终人人皆大欢喜。
经此一事,徐汶坐在书房里琢磨来琢磨去,竟是写信告知家族只是个误会,失去的银钱对他来说又不是亲手赚的,不心疼。
没过几天,徐汶以八千两的价格把宅子低价卖了出去,遣散所有家人理都不理友人们,带着耿氏和腊梅等人坐马车前往青州。
原来徐汶不甘心一辈子依靠家族生存,一辈子在徐灏的施舍下活着,他敏锐判断出齐王为何大肆敛财的原因,毕竟从前做过一阵子锦衣卫,收到过关于齐王的消息。
徐汶想当然的认为凭借自己的一力拥戴,也能和徐灏一样辅佐齐王争夺皇位,等大事告成的那一天,天下谁还敢小看他?
蒙蒙细雨中,徐灏和沐凝雪宛若神仙眷侣,并肩立在西湖岸边,沐凝雪仰头感受着烟雨江南的如梦似幻,使得附近的游人纷纷驻足回首。
徐灏则皱眉道:“怎么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哪里还是名闻遐迩的西湖。”
沐凝雪无视人们的注视,笑道:“夫君博多才,岂能不知此间因果?”
徐灏失笑道:“让我先想想。哦!此乃太祖的缘故,立国以来杭州等地赋税沉重,百姓手中没有余钱,西湖疏于治理,使得眼下处处荒芜,加上受了灾,灾民为了填饱肚子挖掉荷花采摘莲藕等果腹,好好的西湖竟大半被淤泥掩盖了。”
事实上和徐灏说的差不多,南宋时西湖歌舞升平,不亚于十里秦淮的流璀璨。元朝时远自西域波斯和西欧各国的商人旅行家络绎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称杭州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那时西湖继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钱塘十景”可见当时的兴盛繁华。
但到了元朝末年乃至明朝初年,战乱不休民不聊生,朱元璋又迁徙大批富户到金陵,他对江南人似乎很有成见,赋税比之各地都要沉重数倍,官府为了应付每年上缴的税款,根本无力治理西湖。
就算每次递交奏折请求治理,无一例外都被朱元璋给驳回了,时间久了西湖日落西山,再不复往日的秀丽光。
而且在元朝时,西湖就被有钱人沿湖围田,明朝时更是变本加厉,为了多种粮食官府默许百姓变湖为田,就有了眼下徐灏所看到的仅剩下一片小池塘了。
被占的田地大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七章 败家,网址:https://www.zuimeng.net/0/33/400.html